第110章 也许这就是我们翻身的机……

吃完晚餐后,姜沅在梁慧琳以及弗兰克的陪同下,去了本地最大的折扣公司买了一套衣服。

纯棉的棒球连帽衫短袖,还有一条灰色的休闲裤。

沈昭比弗兰克矮一些,骨架也没有这么大,她在弗兰克身上比划了一阵,才选了小两个码的。

弗兰克也去挑了一副太阳镜,玩笑道:“当我送给你弟弟的见面礼吧,虽然我们并没有见过面。”

“那我送他一顶棒球帽。”梁慧琳也不甘落后,选了一顶灰色的棒球帽,问姜沅,“你们家基因为什么这么好?哥哥是军人,你和弟弟都是留学生,这简直太酷了!”

姜沅不好怎么回答。

基因吗,也许有一定的因素。

但造就她如今的是老师。

因为预支的工资足够,姜沅又替沈昭挑了一双鞋,最后用弗兰克的卡结账,总价两百三十五美元。

墨镜和帽子的钱是另算的。

她把钱给了弗兰克,对方虽然不在意这点小钱,但也没拒绝。

他很清楚,姜是个有原则的人,作为朋友,他应该尊重她的原则。

“下次我带你去逛逛我朋友家的百货公司总部,正好可以一起吃个西餐。”弗兰克收起卡和钱,“他家的百货公司售卖很多款式的衣服,虽然价格都比较昂贵,但用料比较好,而且进货价也占了三分之一,还是算值得的。”

姜沅笑着点头,提着纸袋和他以及梁慧琳一起出了折扣公司。

翌日,姜沅坐上了梁慧琳表哥表嫂的皮卡车,这才得知他们是从去弗西尼亚海运码头接货。

“是国内制衣厂的出口的衣服,”表嫂坐在前排,侧身和姜沅说话,“衣服质量好又不贵,我们挂在店里卖可以翻五倍卖出去,特别是男士衬衫和女士连衣裙。”

“只不过制衣厂的款式太过时了,我们一般只进简单基础款的衣服。”

很多国营大厂都有创汇任务,制衣厂就是其一。

小麦的妈妈红梅阿姨在棉纺厂工作,但是孙厂长的爱人却在制衣厂任职。

姜沅看着纸袋里的衣服,心中一动。

她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纸笔,回忆昨天在折扣超市看到的热销款式,一边画一边和表嫂聊天:“国外的拿货价格比国内出口的更贵吗。”

“当然,这边原材料成本和人工都很高,而且像我们这种小服装店比不上那些连锁大品牌,厂家都会要求多少起订,根本看不上我们这些小单。

“制造商一般不愿意搭理我们,只有去服装展会才能拿到货,可价格又比国内的贵很多……”

表嫂叹了口气,做服装确实赚钱,但赚的也是劳心劳力的钱。

她和老公每个月都要跑两次码头收货,而且因为是小单,所以货船捎过来又要钱,制衣厂是不会帮她们出的。

“那你有想过根据这边的样式让制衣厂制作一批本土热销款式吗?”

姜沅看到自己凌乱的线条,有些汗颜。

她不由想起了蔡老师对着她的图纸唉声叹气,嘴里念叨:“小姜同学啊,你哪哪都好,就是没有绘画天赋。”

无声笑了一下,她看着纸张,好歹能看出大概模样来。

这次还算发挥的不错。

“呃,最开始动过这个心思。”表嫂如实道,“但是我问了制衣厂的联系人,他说制衣厂不会为了我的小单另外开一条生产线。”

“制衣厂要求的单量太大了,我吃不下,哪怕叫上这边的华人一起,恐怕也难以消化。”

而且她也有顾虑,本来做的就是平价款的,来消费的顾客一般都是买不会出错的基础款,所以不敢贸然换款。

姜沅差不多听懂了,她连续画了十来款,车也行驶了三个多小时。

在通过和表嫂的闲聊中,她对本地的华人服装店也有一定的了解。

“表嫂,你听说过诺布尔百货公司吗。”

“当然,这可是德州最大的百货公司!他们在附近几个州都有自己的商场,旗下门店接近三百家,衣服鞋帽各种东西都卖,每年的销量惊人。给他们供货的也是全美排名前十的服装供应厂商。我们当时还想去看一下样衣,结果要验资,不符合供货条件。”

表嫂有些讪讪道:“不过他们的拿货价也很贵,如果不是诺布尔百货价格卖得高,恐怕也不会从他们那里拿货。”

还有一条就是诺布尔百货可以说是整个德州最大的服装百货公司,在本地所有大商场都有进驻,服装销售量大,所以怎么算都是赚的。

对于成本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姜沅大致了解了情况,心里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不过还不确定能不能实施。

诺布尔百货公司就是弗兰克朋友家的,既然市场占有率这么高,如果她能和这位朋友沟通好,给她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