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或许这正是她的魅力所……(第4/4页)

“好好好,我都记住了,谢谢你啊小姜同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对了,那套西服我问了,是谢宥川同志托人提前在我们厂订做的,就那一套。你喜欢吗?要不下次我让货船再给你捎一袋过去?”

“……”

姜沅挂断电话,忍不住轻笑出声。

-

七月中旬,宣城日报头版有一条醒目的标题——

【“洋眼看厂”:美国诺布尔百货公司高管走进宣城制衣厂实地考察,为跨洋商业交流起到带头作用。】

而此时的制衣厂也是热火朝天,车间里的缝纫女工不停在赶工,之前的十万件还没搞完呢,怎么又来洋人了。

余厂长一边擦汗一边在厂门口张望,嘴里嘟囔着:“怎么还没来啊,这家伙给我晒的,都晒出油来了。”

旁边穿着一条鹅黄色连衣裙的孙小麦也放目远眺,看到一排车队过来后,赶紧扭头提醒道:“余爷爷,别转悠了!人家过来了。”

“是吗是吗咋一下子这么快,我衣领没歪吧。小麦啊,你可不能乱翻译啊,咱们制衣厂这次能不能行就指望你了。”

孙小麦呲牙笑道:“放心吧,阿沅交代的事我肯定给办得漂漂亮亮的!您就瞧好吧。”

等车停下来,两人对视一眼,余厂长带着身后的厂领导赶紧过去,等候已久的记者也掏出相机准备拍照。

翌日,宣城日报再次发布一则新闻——

【热烈祝贺宣城制衣厂成功和美国诺布尔百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国际合作开启全新篇章。】

制衣厂上下欢欣鼓舞,喜气洋洋。

人民日报对此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并且发报表扬,认为这是我国制衣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举措。

并且夸制衣厂展现了我国国营大厂的实力与担当,为创汇做出了积极贡献。

余厂长听到收音机里面的肯定,笑得见牙不见眼,一个劲傻乐,而且他还听到了上面要把他们厂立为先进典型的风声。

全厂上下干劲十足,这段时间制衣厂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她们也跟着面上有光,走出去腰杆都要比别人直。

虽然累,但是开心啊!

荣誉是集体的,赞扬也是大家的。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姜沅在月底,也收到了米洛让弗兰克开着敞篷车拉来的两大蛇皮袋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