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第3/3页)
排在首位的是Yanheng,中间是消失了一段时间,但近几年重新活跃起来,业内耳熟能详的研究人员,最后一个名字是Jiangyuan.
这让上了年纪的教授们立马想起了曾经那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这份名单除了最后面那位,其余人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完全符合。
这一期前沿物理洞察的学术期刊被瞬间抢购一空,重新加印,物理快报等权威媒体也在报导这件事。
有媒体试图去采访这个科研团队,问Yan是不是回来了,但没有任何人得到过回复。
助理将这期前沿物理洞察的期刊放在伯纳赫博士的办公桌上,他看到旁边还有几篇Ms.姜发表过的论文。
“这些博士都看过了。”助理自言自语拿起论文期刊,打开后面的书柜,将这几本期刊和厚厚的一摞学术论文放在一起。
这些早年的论文下面署名是Yan,后面是和刚才那份论文一样的二十四位研究员的名字。
一直都有被伯纳赫博士妥善保管珍藏。
重新关上柜门,助理看了眼窗外。
他想伯纳赫博士今天的心情应该会很不错,就像外面晴朗的好天气。
一个星期后,这本期刊在国内物理学术界也引起了轰动,科学家们纷纷沸腾了起来。
张望津拿到了这本论文期刊。
他有定时托人从国外购买期刊的习惯,这还是因为姜沅在华大时养成的。
一转眼,她已经在国外快两年了。
张望津坐在学校分配给教职工的家属房里的沙发上,慢悠悠地打开了旁边的台风。
暖色的灯光并不刺眼,他不紧不慢戴上老花镜,依靠在扶手上慢吞吞看着。
直到看清版面上论文,骤然一惊。
“这个研究课题……”
他记得知微回国前,就在着手研究这个课题项目。
“也许是其他的团队。”张望津叹了口气,眼里有些无奈,自言自语道,“毕竟近些年来研究这个方向的人太多了,看来应该是有新的进展。”
他缓了一口气,平复思绪继续往下看,直到看到了最后的署名。
Yanheng.
张望津手一抖,差点失态,惊呼出声。
他强忍着翻涌的情绪,一个一个名字看过去
没错,这正是好友知微曾经带领过的团队,他绝对不会认错。
最后的名字是Jiang……姜沅?!
首位的Yanheng.末尾的Jiangyuan.
燕珩,姜沅。
张望津福至心灵,脑海里突然浮现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
难道阿沅曾经见过知微?!
不,他们俩的关系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初见时,他就觉得这个女孩身上有几分老友的影子,还
有她第一次见到青淮时,难以自控的情绪。
“作业,作业。”张望津突然从沙发上起来跌跌撞撞跑去书房,以前在学校他就觉得这孩子在物理方面的天赋和知微很像,却从来没敢想过,这竟然是老友亲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握着姜沅课堂小组作业的手不停颤抖,张望津不知是该恼自己竟然没有早点看出来还是庆幸好友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学生。
他一直在考虑怎么为好友平反,没想到她一直记在心上,并且真的做到了。
想到她出国前自己和她提起知微时,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张望津此刻全都明白了。
“知微啊,”他似哭似笑,语气哽咽,“你培养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十一月中旬。
经过上面首肯,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
【经多方核实,曾经赴美留学深造后毅然回国的科学家燕珩教授,并不是反。动学术权威,而是真正的对祖国科研事业抱有一腔热忱的爱国科学家。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今日,由我社特此为其正名。】
198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撰稿记者:赵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