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3页)

“所以十三郎……那个小沙弥幸存了。”

于夫人握着她的手,温言道:“还有另一个人幸存。”

韶王派出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去营救妹妹。因途中要穿越敌境,五十名精锐扮做药材商队,带着几车黄芪、柴胡、高丽参上路。阴差阳错,双方在成德汇合。

屠灭封龙寺狱后,他们将粮草物资洗劫一空,伪装成山贼土匪劫狱的现场。而后带着愿意投奔的囚徒,迅速转移阵地,驻扎在石邑乡下一所废弃道观之中。

在一张旧榻上,宝珠见到了昏迷中的杨行简,以及在旁照料他的十三郎。

于夫人解释道:“知敬畏寒,又好面子,为了保暖,他在幞头内缠着厚厚一层白绫。刀劈下去时,没能一击致命,尚存一息。我们望见焰火赶到现场,见小沙弥守着他,才间接得知您的去向,一路追踪到封龙山。”

宝珠看向十三郎,他脱了僧袍,身上缠着绷带,看起来并无大碍。

“我被马踩了几脚,只断了条肋骨。”

十三郎当时遭马群践踏,骑兵哪能想到小小孩童竟能扛得住铁蹄,搜身后随意抛尸田野。十三郎屏息装死,亲眼目睹师兄被床子弩贯穿,料想他已遇难,如今见到尸首,仍悲痛难抑。

宝珠将韦训抱到于夫人为她安置的房间,放在自己床上。

十三郎将捡到的玉梳还给她,当时这首饰跌落尘埃,摔掉了一角。他问:“咱们的行李都抢回来了吗?”

面前摆着师兄弟血肉模糊的遗体,他居然询问无关紧要的行李,宝珠大惑不解,反问:“什么意思?”

十三郎一脸认真地说:“设床,沐浴,易服,这是葬礼的步骤。得赶紧给他擦身,换上干净衣裳,不然人硬了穿不上寿衣。”

宝珠张了张嘴,一时说不出话。半晌后,她嗓音变声,带着哭腔质问道:“你凭什么能那么冷静?!”

十三郎轻声道:“我原本就是师兄的送终和尚。他的病到了末期寸步难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痛快送他最后一程,是我的责任。”

他顿了顿,低下头补充:“这些年他带着我,就是盼着有个可靠的人,最后给他补刀。”

宝珠呆立当场。

还能怎样?又能如何?他连身后事都安排好了,总不能任由超轶绝尘的青衫客以这副凄惨形象入土。她是骄矜爱美的人,他也想要个体面的终结。宝珠奔了出去,咬着牙,命人收拢散乱的行李,从里面翻找韦训的衣物。

或许因师门传承,十三郎对丧葬流程十分精通。他索要了白布、纸钱、棺木等物,手脚麻利为韦训擦净血迹,梳头绾发,趁尸僵之前换上干净衣物,用白麻布层层裹好。而后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为他诵经超度亡灵。

宝珠问:“你念的什么经?”

十三郎答道:“《地藏经》,望师兄来世投个好胎,家境富裕,无病无灾。”

宝珠嘴角扯出冷笑,自嘲道:“他投胎的本事还能强过我?生在帝王家,盛贵至极,荣宠无双,最后落得什么下场。”

十三郎无言以对。只对着遗体小声叮嘱了一句:“师兄,若有来生,宁为太平狸,莫作乱世人。”

随后,他在韦训口中放了一枚金质通宝,当作饭含。又拔出鱼肠剑置于他身边,以煞气护体,以免苍蝇虫蚁破坏尸身。

李元瑛的手下向来办事妥帖,不多时,棺材就运来了。只是山村野地,没什么好木料,也来不及上漆,棺材还散发着新木头的涩味。

一切收拾停当,袁少伯正要命人将韦训抬进棺木入殓,却被宝珠抬手拦住。

“他六亲缘浅,即便没有讣告、吊祭的步骤,好歹也得停灵七天,先让他在我床上躺着。”宝珠眼神哀戚,语气却不容置疑。

于夫人明白她伤心,柔声劝道:“大王思念公主久已,此地并不太平,咱们尽早赶赴幽州才是上策。”

宝珠道:“杨主簿身受重伤,贸然搬动,他定会死在路上。”

“我会派妥帖的人照顾知敬,等他伤情稳定后再启程。”于夫人顿了顿,又说:“这位少侠为公主殉难,遗体不宜腾挪折腾,最好就地安葬忠骨。”

“不!他的葬品中还缺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宝珠睁着充血的双眼,不假思索道:“我要用王承武给他陪葬,没有那个,我此生不能甘心!”

于凝华、袁少伯一行人离开幽州,唯一的使命就是营救公主,护送她回到韶王身边。如今她在成德遭此劫难,确实不能漠然视之。

于夫人道:“公主,大王已在幽州站稳脚跟,取刘昆而代之。只要公主平安抵达幽州,来日方长,这个仇咱们总能讨回来。”

宝珠微微一怔,诧异地问:“他已掌握卢龙军了?什么时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