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2/2页)
这批兵强马壮的武士们,众星拱月般护卫着驴上的小娘子,浩浩荡荡朝这边行来,人马数量多得一眼望不到头。
韶王的仪仗队中泛起一阵低语骚动,支度使李成荫重重咳了一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连忙挺直腰杆,高举牙旗,摆出亲王仪仗应有的庄重肃穆气势。
怕他提前下车吹了冷风,霍七郎不着急叫人,等着对方继续靠近,直到对面也发现了这边的行迹。
双方辨认过旌旗后,驴开始撒腿狂奔,一路风驰电掣穿过仪仗,冲到了队伍最前面。
霍七郎这才握拳敲了敲马车板壁。车门开了,厉夫人先一步出来,扶着韶王下车,准备给他披上裘衣。
李元瑛还没站稳,看清对面来人,美目瞬间睁大,张开双臂,不顾一切地飞奔出去。
这人一天大半时间都在床上卧着,偶尔下地走路也是不疾不徐,霍七郎还是头一次见他跑得如此急切,如此激动。因久病积劳,他脚步踉跄,身形摇晃,仿佛喝醉了酒一般。
与此同时,那骑驴少女也翻身落地,三步并作两步,向着这边飞奔而来,而滔滔哭声已先于脚步抵达终点。
跨越了万水千山,走过三重时节更迭,兄妹二人终于冲破重重阻隔,在漫天飞雪中紧紧相拥。
双方仪仗队伍静静伫立在原地,听着他们泣不成声。雪片愈发密集,鹅毛般洒落大地。
《凤凰胎》之卷完
作者有话说:
《西游记》中最震撼我的一个场景是接近大结局的凌云渡。师徒四人乘坐无底船过河,回头见河里丢下一具尸体。那是唐僧的肉胎,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历劫取经,就此脱去凡胎修炼成佛。宝珠的一切肉身外在印记,也在漫长坎坷的旅途之中,经过历劫--褪去,随着河水流向大海,仅留下意志与铁骨。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她接受了天命的考验,最终抵达目的地,取得了此行的真经--《乐土方》四侠没有完成的遗志,无意间由宝珠接手,她将继续为此奋斗。这是她一路所见所闻,亲身体会,也是源自最朴素的愿望:终结乱世,让心爱的无双侠客、苦命小贼,无论投胎到哪里都是太平乐士。陈师古强行将证道的怨念塞给了徒弟,但韦训违训,拒绝当复仇工具,却阴差阳错促成了“道”的传承,只是途径形式并非陈师古所预想。
宝珠不仅是治愈韦训的凤凰胎,也是天下的凤凰胎,孵化后是乐士方的药引喜欢Be美学的读者可以把此处当作结局:《逝者如斯夫》
不喜欢Be的继续往下看,故事还没结束!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一座五代坟墓墙壁上的题字,作者未知。
第八卷 长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