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聚仙府樊天师(第2/3页)

“大胆!”

官员呵斥一句,指着中年道人说:

“尔等可知这位乃是京城聚仙府的樊天师当面?若在秦州以北,或是京城,光是提及樊天师三个字,就可以吓退妖魔!问你们你们答就是,天师自有天师的深意,不得妄自揣测!”

“不得无礼!”中年道人却是心惊,连忙转头斥责他,“修道之人相交相谈,哪有那些东西?”

“是是是……”

官员连忙认怂了。

这时中年道人也已看出,这两人大概不是妖魔,便开口道:“不知道友可否让贫道三人上船一会?”

林觉也与小师妹对视一眼。

一时看不出这人什么底细,只觉排场倒是大得很,不过不管怎样,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相逢便是有缘啊。

“有何不可?”

瓜皮船这才靠近蓬船。

当先上船的是一名披甲的肥壮将军,上船之后,瓜皮船都往上浮了一截,随即他又转过身,将中年道人和官员都拉上来。

两人似乎都有些体弱。

“道友慈悲。”

“道友慈悲。”

三名道人互相见了礼。

可是在这期间,中年道人却是迅速的将船舱内还有两人一狐打量了一遍。

船舱内放着几个布袋,不知装了什么东西,还有四个竹筐,旁边摆着一把一看就不一般的拂尘,以及一把长剑。

两人都穿着灰白色的道袍,很是简单,甚至有些发旧泛白,可修道之人自有气度,体现在面容发丝,眉眼肤色,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任何一个细节之中。

甚至旁边那只狐狸看自己的眼神也不一般,就如同人一样有灵性,甚至从中显出思考之色。

这两人一狐绝对不凡!

多半不是无意间误入这里,而是知晓这里在闹妖怪,但是他们不怕。

中年道人迅速做了判断。

但是面上依旧云淡风轻,呵呵笑道:“二位道友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从徽州来,往京城方向走。”

“徽州?”中年道人眼前一亮,“莫非是齐云山的道友?”

“黟山。”

“黟山?浮丘?仙源?”

“道友竟然知晓浮丘?”林觉有些惊讶。

“呀!真是浮丘?”

“是也。”林觉笑着给他们倒了三杯茶,“知晓黟山的人可不多,知晓浮丘峰的人就更少了。”

“贫道算是一个。”

“道友所知甚广。”林觉随口恭维一句,可看向他,又反问道,“听说道友来自聚仙府?”

“正是。”

“听起来道友在聚仙府很有名气?”

“薄有微名罢了。”

“可不止是很有名气!”中年道人身边的官员忍不住又开口道,“樊天师在整个聚仙府都是最有名的,若道长今后到了京城,或是秦州往北,无论遇见什么妖魔鬼怪,只管报樊天师的名字,妖魔自退!”

“哦?”

林觉想起了此前在琅峰县遇见的那位僧人,叫做云禅法师。

相比起来,云禅法师比他的排场就差很多了,只有一位敬仰他的武人追随,做他的护道人。显然在聚仙府是不如这位樊天师的名气大的。

不过林觉也没问他是否知晓云禅法师,只是端着茶杯,悄悄打量着这名中年道人。

“这位大人啊,我们道人相谈,本来清淡如水,你却非得说这些话!”中年人不喜地对身边官员道,心念一起,便又借机对他说,“正好我与两位道长有些缘分,我看你呆在这里反倒使我们相谈不快,便请你与曾将军暂避一下,走远一些,好让我们谈些道人之间的话。”

“天师!”

官员顿时露出害怕之色,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惹得大名鼎鼎的樊天师不喜。

“天师!”

旁边的将军同样喊了一句。

话语中却是有几分担忧。

将军是京城来的中郎将,跟随樊天师来除妖,自然是知晓的——

这位天师虽有神仙一样的本领,却只能用来降妖除魔,而对寻常人无效。因此哪怕京城以及秦州北边的妖魔鬼怪都怕他,听见他的名字就怕,可若寻常武人对他心怀不轨,他还是会有危险的。

尤其这两名道人还带了一把长剑。

“无妨,贫道虽然体弱,自有气运傍身,岂是那么容易遇险的?何况贫道自有识人之能,自然能看出,两位道友都是偶然相逢的趣人。”

樊天师摆了摆手,令他们离去,再次叮嘱,走远一些。

一文一武两人只好上了小船,划船离得远些,远远看着这方蓬船里的三人与灯火。

樊天师这才又看向林觉二人。

刚刚他倒是没有说谎,他确实自小便练就了一身识人的本领。

一番浅浅交谈,虽然没有问任何有关妖鬼与本领的事,可他不仅看出二人不是妖鬼,且看出二人应是真正的修道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