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别来无恙(第2/2页)
得知南山上的山贼盗匪改过自新,不仅发誓子子孙孙不再偷摸盗抢,反倒出了不少文人官员,他们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些欣慰。
等这中年人讲完,饮酒离去,又有人扯着嗓子开口说道:
“你这书生,可想听咱们这儿世代传下来的东王母、林真人,和樊天师的故事?”
“多谢这位兄台,不过小生到这里已有几日,这件事情已经听说过了,记在了手册书稿当中。”
“你编纂成书,可会写我们的名字?”
“自然了,在下会写这故事是从何时何地、何人口中听来。”
“那我倒有一个!保证你没听过!”
又有一个中年人走了进去,在他桌前坐了下来。
林觉也是听到这里,这才慢慢知晓,这个青衫书生是以酒来做谢礼,广收人间志怪故事,编纂成书。
而这类神仙妖鬼故事,从古至今都是受人喜欢的,今日街上百姓大多清闲,便围在旁边,当是蹭免费的故事听。
“兄台贵姓?”
“免贵姓刘,名时宜,刘时宜,本是徽州人。”
“巧了,在下姓唐,名云祈,祖籍好似也在徽州。”青衫书生笑道,又摇了摇头,“不过后来先祖辗转京城、阳州各地,如今四下漂泊,欲集人间神仙妖鬼故事,凑一本志怪书,流传后世。”
“我这个故事是前朝最后一年时,在徽州的时候,在路边听一只精怪说的。”
“哦?”
青衫书生立即来了兴趣。
“说是每逢天下大乱、时局动荡的时候,妖精鬼怪就会层出不穷。又有一些妖精鬼怪,可能本身没有多少武力,但是活得很久交际广泛,耳力目力都很灵聪,所以知道很多常人不知道的事情,会有人求这些妖精鬼怪做乩仙,我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位。”
“他告知我说,很多年前,天帝无德,曾经派出十万天兵天将攻伐黟山……”
中年人讲得绘声绘色。
林觉听着,觉得很有意思。
细数自己一路走来,妖精鬼怪见了不知多少,神灵真君也打过许多交道,又何尝不是一部志怪书呢?
扭头看了一眼那书生桌上。
不知那一沓手册书稿当中,有多少记得是与自己有关的。
忽然“轰”的一声,身后一团烈火炸开,吸引了林觉、狐狸还有围观众人的注意。
转身一看,是有人在耍把戏。
一个赤着上身的年轻人,嚼着火丸,口吐火焰,引得围观者喝彩连连,为今日除夕城中的气氛再添一分热烈。
然而没有多久,又有人来,态度轻蔑,告知他说,厌火术其实分上下两等,年轻人所表演的,只不过是下等。随即不含火油,不嚼火丸,而从旁边火盆之中吸取一口火气,存在胸中然后再将火气吐出成火,看得众人颇为惊奇。
年轻人则是羞臊不已。
却不曾想,从他身后走出一个老者,也告知那前来挑衅的中年人,厌火术其实分上中下三等,这中年人练的是要比他这小学徒的更深奥,不过既然要从外界吸取火气,而不能自生火气,便也只能算作中等的厌火术罢了。
在中年人不信之下,在围观众人起哄当中,老者只张口吸气,随便一吐,便是一团烈火,乃是有了养气之法、于体内自生火气的厌火术。
中年人心服口服,围观者同样惊叹。
一时铜钱落地,叮当作响。
林觉看得怔怔出神。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这个江湖,他们还在用这般分饰两角的把戏。
“咕噜噜……”
一枚铜钱滚到了道人脚边。
江湖把戏人挣的是辛苦钱,一枚铜钱也不放过,那个最初表演厌火术的年轻人立马端着盘子追了过来。
道人则是弯腰捡起铜钱,放到他盘子中。
一个恍惚,像是回到了多年以前,县城中的那个少年书生,那场厌火术表演。
“呵……”
道人摇头笑了笑,牵着驴子漫步往前。
穿过热闹长街,一路出城而去。
忽然狐狸戳了戳他,让他回头。
回首一看,城中不知多少人齐放天灯,天灯千盏万盏,形成星河,通往上空被白云遮了半角的明月。
道人看了一会儿,这才继续迈步。
城外有座小庙,庙中有棵苦楝树,在这时节光秃秃的,主殿中供着浮池神君与樊天师的神像,承载着这座小城传了几百年的故事与信仰。
庙中本有庙祝,也去城中看灯会了。
道人牵驴来此,直接穿过大门。
“樊道友,别来无恙?”
林觉丢下缰绳,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