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借赶尸之名行阴谋之事(第9/18页)
这一刻,祖爷又回到了当初家破人亡的感觉,一种莫名的孤寂感涌上心头,孤苦伶仃,没人能帮自己,只有靠自己支撑自己前行。他突然想起了他八岁时,母亲请了一位道人为他算命,那道人给了他几句断语:“命犯天煞孤星,命独,独到可以肃杀一切,十里不长苗,八里不见草。终生无贵人相助,靠山山倒,靠河河干。命在枭雄,运在困龙,五十寿终,无子无嗣。六亲宜远避之。”
吓得母亲当时就流泪了,赶忙问:“大师可有破解之法?”
那道人摇摇头。
母亲更加着急了:“如果命能算出来,却不能解,圣人作易何用?”祖爷的母亲是晚清举人之女,自幼饱览群书,对《易经》也多有涉猎,故而才有如此惊人的发问。
这也是无数老百姓,乃至无数学易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出的询问之声:人到底有没有命?命到底能不能算出来?算出来到底能不能改?如果不能改,当初圣人发明《易经》为了什么?只是为了给后世子孙平添忧愁、预支烦恼吗?
那道人长叹一声,说:“破解之法,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母亲不明白:“大师此话何解?”
那道人反问:“夫人说的破解之法指什么?”
母亲思考了一下,说:“比如风水调整,画符念咒,改名字,认干爹、认干娘,或者交运、改运,抑或者请您作法,还有佩戴一些饰品,比如玉佩、佛珠、平安符……”
道人听后仰天大笑,不置可否,随即反问祖爷的母亲:“夫人,我且问你,你认为这些方法管用吗?”
“不知道,但寻常百姓经常这样做。”母亲回答。
道人点点头,说:“趋吉避凶,是人类的天性,谁都想多活几年,谁都想富贵,谁都想避开灾祸,谁都想嫁个好人家、娶个好媳妇,谁都想子孙满堂、儿女孝敬。可夫人放眼看看这个世界,每个人的命运始终是不一样的,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人是有命的。所以,圣人作易,希望后人了解自己的命运。”
“大师所言极是。”母亲说。
那道人接着说:“当人们了解了自己的命运后,就想改变命运,坏的想变好,好的想更好,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改变的方法人们却寄希望于那些旁门左道上,夫人仔细想想……”说到这儿,道人突然提高了嗓门,“如果画符念咒、调整风水、换个名字等等这些手法就能使命运发生变化,那命运也就太好改变了!那些街头的乞丐,我们给他们改个名字,换个地方让他们住,他们能不能变成富翁?肯定不能!那些病入膏肓的人,我们为他们画符施法、做道场,能不能使他们不死?绝对不能!该死还是照样死!那些算命先生整天嚷着给这个起名改运、给那个催财延寿,如果他们真能做到,他们就不满街跑着算命赚这些辛苦钱了,早就躲在一个地方,催一大笔财,然后活上几百岁,美美地享受荣华富贵了!”
母亲听得目瞪口呆,一时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道人继续大声说:“夫人饱读诗书,必知圣贤轶事。那秦始皇,笼络天下术士,施尽所有法术,吃尽所有仙丹,都没能延寿一天!那汉代京房,乃六爻之法的集大成者,算天算地算人算事无不精准,却没能让自己逃脱一死!那三国的诸葛孔明,得天地造化之术,呼风唤雨,登峰造极,却终究挽救不了那颓危的汉室!那宋代的邵康节,皇极经世贯古今,梅花易数传天下,临终前却说自己不信命!那明代的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明知自己将死却无法逃脱,含恨含冤喝下胡惟庸的毒药,如果他能解灾,应该为自己解一解才对啊!”
祖爷的母亲听得惊心动魄,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涌上心头,思忖片刻,不禁问:“这么说,《易经》只能算出来,却解不了?”
道人长叹一声,说:“当然可以解!只是世人大多舍本逐末,玷污了圣贤作易的初衷!夫人且看,这《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卦卦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通过卦象和爻与爻的对应关系产生卦辞爻辞,通过十翼阐释做人的哲理,说来说去,通篇就讲了一个终极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细分而言,在‘善’的前提下,又讲了具体的做人方法和道理,比如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它要求做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诫人们做人要像天那样,自强自立、生生不息,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懈怠懒散;再看第二卦坤卦,它要求做人要‘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要像大地一样,有包容心,不要嫉妒,不要给人使坏,否则就会自食恶果;还有人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否’和‘泰’分别是六十四卦中的两卦,它告诫人们当人生处在低谷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丧失良知,不要丧心病狂,只要坚持善道,一切都会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