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5页)

周渔又看向了刘勇,刘勇说:“在这点上,我和吴厂长的想法是一样的,您尽可以放心我们。”

这就好了,前事都说清楚,周渔才提了自己的条件:“你们开设一家集体企业,我和你们集体企业签约,饼干品牌由我们共同持有,我占多数,具有话语权。”

“我知道你们没有这么合作过,但我也是保护我们彼此。我们门市部好不容易捧出一个品牌来,如果扭头就毁约了,我们太吃亏了。当然,同样也约束我们,在履行合同期间,没有质量问题,不得随意毁约。”

这是真的。

这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吴师明想了想说,“那如果我们要往别处卖饼干呢。”

周渔笑着说:“我不参与利润分配,但我要求的是,三年内,我是独家,三年后,在所有经销商中,我们的进价永远是最低的,我们的种类永远是最全的,我们的配货永远是最足的。”

周渔这个机会的确是难得,甚至她也可以要求特供,也就是品牌完全归她所有,但这样张阳县饼干厂就成了代加工厂了,对他们毫无益处。

周渔不是周扒皮,有刘勇这样的县长,有吴师明这样的厂长,饼干厂的以后肯定不会错的,她不想限制一个不错的企业,也不想因此结仇。

她更喜欢更多优惠,更多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扩大。

果不其然,虽然没有这么操纵过,吴师明和刘县长还是很认同这个条件,立即拍了板:“我们同意。”

这事儿就这么谈定了,周渔直接被安排到了招待所住一晚上,至于张阳县饼干厂——马上它就要改名为好滋味饼干厂了,厂子里的所有工人今天晚上都自觉加了班,周渔明天要带走五千斤饼干,他们说了——“晚上做,早上装,保证让南州人民吃上刚出炉新鲜饼干!”

第二天的南州,不少人发现梅树村门市部门口怎么突然多了很多饼干箱子。

工作人员都在来来回回的搬,有人就问:“你们这是有饼干了?”

店员们高声回答:“是,人家联系我们了,找到了,我们进到货了。大爷,您今天可一定要来买,您知道这批货什么时候下的生产线吗?”

大爷摇摇头:“那肯定是昨天,就跟你们禾香斋的糕点似的,就没有吃过那么新鲜的。”

“您猜错了!”店员这一声一出,旁边的人都跟着讶异起来,“那什么时候?”

店员笑着说:“今天凌晨一点,这是真的当天现做现卖的,听说装箱的时候还温热呢,我们刚刚尝了尝饼干碎,真的特别香脆!您等等,我给你们那点尝尝!”

还能尝尝?

大爷大妈们可是站住了,店员跟风一样从屋子里端了一盘饼干出来,他们以为的饼干碎就是碎末——碎末就碎末吧,这种好东西,本身老人家也舍不得吃,都是孩子们吃,碎末都剩不下,有啥挑剔的。

哪里想到,拿出来的居然都是大块大块的,在供销社这样的都是直接卖的,有人立时说:“这个你给我们吃啊,姑娘,你可别,万一你们经理查对不上数怎么办?”

店员立刻笑了:“我们周经理不会的,我们周经理说了,给顾客的只能是最好的,这种的以后都是当作试吃的,你们尝尝,这是芝麻薄饼,特别酥脆。”

大爷大妈们一个个拿了一块放到嘴里,可不是吗,他们嚼得慢,自然尝的细致,入口酥脆,嚼起来喷香,但一点苦味都没有。

立时就有人说:“这比第一次卖的还好呢!叫啥名字?”

“好滋味!”

这名字一出,大家立时点头:“是好滋味,起得好!我今天得买点!”

还有人说呢,“你们这个周经理,我瞧着人不大,怎么点子这么多,第一次送鸡蛋我就没忍住买了。第二次说是能凑整,我好奇来看看,又花了钱。这次好了,又弄出来试吃,东西这么好吃,吃了又要花钱喽!”

当然,在第二天的南河晚报的第二版,在时隔一周之后,大家终于瞧见了寻找饼干厂的新新闻。

上面是这么说的:“好消息!经过一周的努力,梅树村蘑菇批发门市部终于找到了饼干厂,那就是张阳县好滋味饼干厂。他们厂是新开的,名不见经传,但是使用是的最新款的远红外电子炉,所以烤制出来的饼干,质量稳定,酥脆可口,实为上品。我们再不缺饼干了。”

“这几天感谢大家的关心,为了表达谢意,大家凭借这手中的晚报,即可到以下几处报刊亭领取好滋味饼干一份(十块),记住,现场要说:好滋味,滋滋香甜人人爱!”

如果说饼干到货对于南州人来说,就是大家突然可以买到了,新饼干叫好滋味,味道很不错,而且同样的饼干,在供销社要卖一块四,梅树村只需要一块两毛五,所有人都觉得,门市部的店员说得对:买饼干就要到梅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