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5页)

周渔每天有空就拆开看一看,时不时还要去他们推荐过的店铺踩踩点。

但这么多,周朵瞧着都担心:“姐,这么多信,你准备招聘多少人啊,为什么没写明数量呢。”

那自然是因为有好的就收。

周渔这可是南州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城待业青年的招聘,这些待业青年有的被下乡耽误了青春,有的因为户籍找不到工作,但不可否认,这里面绝对有着不少人才的。

周渔想要发展人才少不了,在别人没动起来的时候,先把人网罗住,做好人才储备,这一步绝对值了。

不过,为了给农村青年时间,周渔将招聘截止日期定的比较晚——足足给了二十天时间,所以这事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中间的时候,周渔先去了一趟省城——南河日报要发表关于她的文章,自然不可能完全采用黎雪的稿子,还要进行一次访问和拍摄照片。

好在周渔上辈子就经常接受采访,所以很是游刃有余,当天去,顺便去南河农业大学大专函授班报了名,当天就回来了。

随后肥皂厂的莫大海给周渔打了个电话,说是他们过节加班加点研制出了新的香皂,问周渔有没有空,来看一看。

周渔自然同意,所以第二天就去了一趟肥皂厂。

这一次去就跟上次不一样了,上次门卫老邢是让周渔在门卫屋子里等着,他上去叫人。今天周渔一出现,他就已经迎了出来:“周经理,您来了!”

没等周渔说话,他就说了:“莫厂长一直等着您呢!我带您过去。”

他都是五六十岁了,一口一个您的,周渔就说:“你正常称呼我就行,我是小辈呢。”

老邢可不愿意:“那不成,我听说了,您帮忙我们厂的肥皂和香皂找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心里可感激呢,多谢你。要不,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厂就毁了。”

“您也知道了?!”周渔问。

“那当然,您那天走了后,莫厂长和范主任就把我们职工都召集起来,给我们讲了讲您的想法和建议,好多事情大家原先都没注意,这么一提,就明白了,您都说在点子上。”

“这大半个月,我们都没闲着呢,技术科一直在研制新的香皂,我们也盼着,赶紧出个好产品,过点宽松日子。”

说着,就已经到了会议室,老邢就冲着里面喊了一声:“厂长,周经理来了!”

一句话,就让里面说的正热烈的人顿时停住了,大家同时扭头过来,莫大海已经放下了手中的香皂迎了过来:“周经理,您来了,快进!”

周渔进去才发现,足足两米长的大桌子上,放着足足十五六块香皂,什么颜色都有,这会儿混合在一起,香的很像周渔后世去超市路过香皂货架时的那种感觉。

——香气冲鼻,味道激烈。

莫大海连忙给众人介绍:“这就是梅树村门市部的经理周渔,这些是我们技术科的技术员,还有厂里的骨干们。”

等着都介绍完了,莫大海才说:“周经理是这样的,您给我们建议后,我们吸取教训,第二天就去了百货公司,买回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香皂进行比对。随后集思广益,我们统一认为,如今市面上各种药用皂已经足够多了,而且也有了黄芪皂硫磺皂这样的知名产品,我们想要跟人家去比拼,实在是不可能。”

这话周渔听了很是赞同,经营企业最怕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还没起步呢,就想和行业第一对标,那最终大多的结果就是好高骛远,赔的一塌糊涂。

莫大海能说出这样的话,周渔看着眼前这十几款皂,是真的挺感兴趣了:“你们怎么决定的?往哪方面深挖?”

“还是您给我的灵感。当时你说,好多女同志用香皂就是为了留香。我买了那么多香皂,却没有一个是往这方面发展的,我觉得这是个市场空白。”

“而留香皂偏偏也是最容易研发的,是我们现在技术能达到的。我们就决定做留香皂,您觉得怎么样?”

莫大海说完,屋子里就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周渔。

如果有人看到这一幕,这满屋子只有周渔一个外行,但大家却都等着她的认同,肯定会觉得奇怪。

但此时,这一屋子人,包括所有的技术人员,并没有一个人认为周渔不能对他们发出评判,事实上,他们准备了整整半个月,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这里,放下手头的活,聚在这儿,就是在等周渔。

她的意见太重要了。

周渔自然也发现了这满屋子期待的目光,也看见了他们大多数人眼下的青黑,显然不止是加班,恐怕觉也没怎么睡。

周渔很慎重地说:“避开已经有成功案例的药皂,把脉消费者的需求,找一条小众赛道,我认为是非常聪明且务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