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5/6页)
刘庆芬一出来,大家都认识她!
“这不是那个获得一号店21寸大彩电的女孩吗?就是公益广告那个!”公益广告火了后,有报纸专门报道了刘庆芬的故事,这会儿的报纸传播太强大了,大家都对她了如指掌。
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女孩,在父亲去世后,退学顶起了全家的生活,这是个可敬的女孩,由她来说这个祝词,再合适不过!再激励不过了!
柴赶美就是个语文老师,他怎么可能不看报不关注呢,他太知道了刘庆芬了,他也太喜欢这句话了,“对,”他举起了盛满了浓茶的杯子,冲着家里人说,“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一切都要结束了,好日子要来了!”
而广告还在继续。
镜头继续向前,站在一号店大厅里的,不是别人,也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公益广告里的另一个人,刘庆芬故事里的态度良好的服务员张晓红。
她穿着同样的红棉袄,手中拿着大大的福字,向着大家说:
“大家好,我是梅树村一号店文具专柜服务员张晓红。在过去的一年里,也许你跟我一样,没有中过奖,没有捡过钱,没得过病,也没涨工资,度过了异常平淡的一年。但亲爱的同志们,请相信,粗茶淡饭最养人,平平淡淡才是福,新一年,我祝大家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这个祝福可是太适合大部分人了。谁的生活不都是油盐酱醋茶吗?睁开眼就是做饭上班下班看孩子写作业,就连去菜市场买菜,天天也都是老朋友,没个新意。
可人生不就这样吗?没有意外的人生才是最顺遂的人生!
这个祝福,不少人都暗暗喊了一声好!
随后,镜头继续向前,这次出现的,则是看起来朴素又大方的一位中年妇女,她穿着红棉袄,站在那里,姿态挺拔,神态自如,她笑着说:
“大家好,我是梅树村粤东吴县二号店店长张小翠。过去的一年,我从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二号店的店长。是时代给了我机会,而时代正在给所有人机会。亲爱的同志们,请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我们一定会: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
她居然连小学都没毕业?!可看着根本不像!
但任何人都知道,这可是国家台,没有人敢撒谎的,那么这个鼓励可就太振奋人心了?!
改革开放了,多少人农民想要动起来?多少城市待业青年想要挣钱?大家都瞻前顾后,不敢伸出触角,但还有比张小翠条件更差的吗?
她取得了成功,不是最好的例子吗?时代在给大家机会,要把握啊!还怕什么!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她的身份:梅树村在粤东开二号店了!这可扩张的真快啊!
画面一转,广告也到了尾声:三个人最终站在了一号店的广场上,阳光洒下,梅树村一号店六个字熠熠生光,而她们共同向大家拜年:“新年快乐!”
这广告足足二十秒,通篇只有人物自我介绍的时候,才说了一句梅树村,其他的都是对大家的祝福,可偏偏,正是这种隐藏,把所有时间让位给新年祝福,立时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这个广告好!比那些介绍产品的好多了,过年就得放这样的。”
“哎呀,这说辞可真是激励人,听着祝福心里都暖洋洋的,这梅树村不一般啊。”
“我原先还觉得生活太没意思了,不过想想这样真挺好,安心自在舒服。”
“小芳我答应你了,过了年咱就做生意,勤劳肯干一定能挣钱的。”
而看电视的梅树村众人,和坐在演播大厅的周渔不知道的是,这个富有文采的广告,还让许多人对梅树村的印象发生了改变。
八十年代初,恰好是夏国文学界的繁盛的阶段,以至于中文系是最热的专业。
虽然这会儿流行的都是现代诗,周渔这广告用的都是古诗词,但诗词是相通的,本就有很多人喜欢,况且这拜年如此应景又喜庆,立时,梅树村的口碑都变了。
不少人都说:“原先觉得梅树村是私人企业,这些企业就知道赚钱,看样子不是这样的,这广告打破了原先的固有模式,大胆创新有格局,还充满了文化气息!不错不错!”
议论声中,拜年广告之后,1983年春晚终于开始了,这次是专门制作的动画片头,四个形象不一的小人一出来,人们很快又被吸引了。
“咦,这动画人还挺眼熟的。”“可不是吗?像是说相声的那几位,还有那位电影明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
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家不由地盼望起来,果不其然,等着动画结束,镜头切入到内场,大家瞧见的,可不是三位相声演员,外加大明星武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