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2/3页)

“而且,他们还记笔记,大老粗一个,字都写的歪七扭八的,可我们干的活说的事儿讲的规矩提的意见,甚至是偶尔一句话,都记上。我问赵铁军,为啥这么做?赵铁军就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瞧着我们干得好,想跟我们学。”

这可不是一家这么说,是各个都这么说,于芳菲还补充呢,“都很客气,拿我们当老师待,弄得都不好意思了。”

周渔能肯定,这事儿八成都是叶景天教的,不过她一点都不反感,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就是应该学习。吸取人家的经验,警惕人家的教训,这才能磕磕绊绊慢慢成长。

周渔也是在学习中成长的。

不过能想到这里,并愿意这么做的人太少了。

周渔听出来于芳菲的不知所措,直接跟她说:“你帮忙他学习,他当你是老师很正常,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芳菲嗯了一声,也就放心了,另外,她还将了解的叶景天他们的背景说了:“叶景天算是他们的主心骨,我一开始以为,他们都是同年兵,后来才知道,这17个人,并不是一年的,叶景天是他们的班长。”

“叶景天18岁入伍,去年退役,一共在部队待了6年,听说表现优异,很快当了班长。他们就是叶景天手下的兵。他退伍后,就分配回了县里的机械厂当工人。”

“好像是赵铁军过得不好给他写信借钱,他联系了一些战友,发现不少过得很一般,就辞职弄了这么一个贸易公司,带着大家一起干。我看他们感情很好,为人有信用,很值得信任。”

周渔没想到是这样,她还以为是战友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哪里想到,是叶景天带着过去的兵共同致富,这人的确不错。

而且,有了叶景天他们的加入,周渔在国家日报的广告终于可以名副其实了,梅树村的店铺遍布全国二十个省份,虽然不能全覆盖,但绝对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

大家对梅树村的评价自然不错,前几天打电话,收到的都是问他们:“你们怎么不来我们这里啊。”“离得太远根本买不到!”

现在还有表扬的:“你们真及时,服务又好,不愧是梅树村!”

当然,在这场趁着广大服装厂过年没法动,争夺市场外加建立口碑的战役中,唯一的受害者就是展天成。

这个曾经的街头小混混,先是上了半年学,随后又摆了地摊当了二手贩子做生意,如今又成立了服装加工厂,真正当上了老板,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了。

那会儿他心里只有恨,讨厌所有的展家人,他和周渔合作唯一的想法就是:凭什么!你不让我痛快,我也不让你痛快!

而现在他心里只有工人,梅树村三个大型门市部,带着17个代理店,每天的销量是可怕的。

幸好的就是周渔提前打了招呼,让他在放假前,将所有钱都屯了布料,否则的话他根本供不上。

可有布料得有人生产,他那百十个工人根本不定数,这个年,别人是在餐桌上跟大家团聚,他是奔波在找工人的路上,后来厂房里人都满了,幸好粤东天气暖和,干脆在大院里干!

不过半个多月,他觉得自己已经形成习惯了,见人第一句话就是:“会踩缝纫机吗?”

甚至最忙的时候,他干脆撸了袖子自己上,结果缝纫机针直接扎到大拇指上了,他抱着手疼的要死,可那会儿唯一的想法竟然是:“这块布浪费了。”

他趁着交货打电话跟周渔叨叨:“我觉得我变了。我再也不是过去的我了!”

周渔回答他:“没事,这种情况没多久了,出了十五了,大大小小服装厂都干起来了。”

霎时间,展天成的声都变了,也不吐槽了,也不嫌弃自己变了:“那咋办?周总,他们这样一弄,肯定影响咱们生意,你有什么办法吗?”

衣服根本没技术含量,买一件拆开打版就会做了,人家想要仿制太容易了。这还是想做好,要是只想要个样,看着照片就能打版,也能做个八分像!

展天成这会只觉得自己刚才咋这么矫情呢,你看看,人就不能乱说,好好的势头说出事儿来了。

周渔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不过她还是有信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好质量关,我们的面料都是最好的,打版师是从香江请来的老师傅,做工你把好关,只能拼质量。”

“我预计,服装销售会在正月二十左右开始下跌,不过跌到一定程度就会稳住,说不定还能小幅度回升。”

“稳住是多少?”展天成问。

周渔就说:“不清楚,一看质量,二看这个市场有多大。”

周渔目前还没有一个商品真正的全国畅销过,所以她也很好奇这个市场有多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购买人群,跟将来她的日化产品的购买人群,是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