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4页)

她不由看向了张成新,不得不感叹这会儿干部,也许立场不同,也许角度不同,但心都是一样的。

当然,比周渔更意外的则是南河日化,那种诧异根本掩盖不住,显然是觉得即便所有人不支持,张成新也是站他们的。

结果张成新也投给了华美日化。

这谁都无法控制。

张成新将两边的表情看在眼里,面不改色,他无愧——无论是支持南河日化,还是最后选择华美日化,他都没有半点私心,这个结果只能说华美日化太强大了。

而这样一个有规划有行动力有成功案例的工厂,如果他们不支持,他们凭什么坐在这里呢?

现场很快响起了掌声,然后会议自然结束。

苏启生叫了周渔过去,他告诉她相关手续会直接通知她,“你可以物色生产线了。”

蒋学作为进出口贸易处的处长,这方面是老本行:“还是要考察一下,不能贸然购买,最近我们进口设备上当不少啊。有空你过来一下,我给你上上课,一定要谨慎。”

说话的时候,周渔觉得有人看她,扭头过去,瞧见是牛看山,这会儿他的目光复杂,显然已经理解了周渔刚刚那几句话的意思,周渔冲着他点点头,扭头跟着苏启生和蒋学离开了。

倒是张成新显然也要安抚一下南河日化的,他直接说:“跟我来。”

等着进了办公室,张成新怎么也要做做工作,再勉励一番,没想到的是,牛看山第一句话是:“厅长,周渔的会议记录能给我看一下吗?”

张成新:“看是应该看看,你们差距还是比较大,不过这次不行也别气馁,我们还是很看重南河日化的。”

谁料,牛看山回答说:“厅长,您放心好了,即便不成功,我们也不会放弃的。我想洗衣粉生产线还是要上的,不过要国内的,就是资金不太足,不知道能不能给点政策?”

张成新一下子就乐了:“行啊老牛,有韧劲!”

跟苏启生聊完了,周渔是和蒋学一起回去的,蒋学这才跟她透露了那位干部的身份:“是赵副省长,主抓经济,苏启生汇报的时候,说了华美日化和南河日化的竞争,认为很有意义,所以过来看看。”

“有了他拍板,所以这次定论才这么快。”

周渔没想到,苏启生居然惊动了省领导,但显然,这次意义重大。

周渔本身的诉求只是先进口一条洗衣粉生产线,但为了说服大家,她将日后的规划全盘托出。

无论是合成洗液、口腔清洁,还是护肤行业,都是需要大量进口设备的,原先是她需要一样,就得申请一样,虽然有前例,但毕竟她是私企,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就被打回。

但这次赵副省长全程听了她的回报,并且也举起了右手,这不就是说明,是对华美日化资质和规划的认可吗?

那么以后的申请就好办多了,起码是不会像这次似得,因为身份卡着她。

可以这么说,周渔原本只想翻一座山,但却一下子越过了千山。她都有些觉得顺利得不可思议,只能感慨祸兮福所依这句老话,果然精准。

这么大的好事儿,自然不可能平静,周渔先告诉了范广西和柴建华,随后打了电话告诉了伍月华,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第一个打来电话恭贺的是老朋友李晓明,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这步子迈得可真不小,南河比我想的还要更灵活!”

周渔实话实说:“我猜到了结尾没猜到过程。”

不过李晓明打过来恭喜只是第一重,第二重则是给周渔好好普及:“你们马上就要进设备,还是要心里有数。我这里有点经验叮嘱一下你。”

海市日化于去年开始改造,他们本就是大厂,这次改造非常全面,光对设备的考察就有好几次,可以说是国内最了解国际日化设备的厂家之一。

“目前国际洗衣粉生产线最著名的公司大都分布在意大利,荷兰和丹麦,引进也都是在这几个国家的公司。”

“这些公司各有优势,如果你想要考察的话,可以向他们发出函件,他们就会根据你的情况安排考察。我们厂认为意大利的G公司的历史悠久,并且他们在磺化和喷粉设备上都有技术优势,价格适中,所以主要考察了他们。”

磺化是一种生产表面活性物的方式,而喷粉则是指将浆状混合物的粉末化。这都是洗衣粉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

“我们一行去了五个人,G公司给我们安排了三个国家的三家工厂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他们的产品,最终由我们做出选择。”

“当然,意大利并不是只有G公司,还有B公司,粤东的一家日化厂引进的就是B公司的磺化设备。这两个公司都是使用的三氧化硫多管模式连续磺化设备,是国际上很先进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