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3/4页)
好在后续周渔在东山省开了分公司,李云彩就来了这边的市场部,负责东山省门市部的拓展工作。
离得近了,两个人水到渠成结了婚。
但同时,梅树村的入住,让李铁军的代理店生意就没那么好了。周渔就给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做加盟,另一个是单干,她可以提供贷款。
夫妻俩都有闯劲儿,外加叶景天他们都选择单干了,两个人也正式脱离了梅树村,在梅树村借了贷款,成立了铁疙瘩贸易公司,开了第一家老百姓门市部。
如今几年过去,可以这么说,在东山省,除了梅树村,老百姓门市部是最火的。
这会儿李云彩这么说,李铁军都顾不上耳朵疼了,连忙说:“媳妇,你想错我了,我怎么可能忘了,我这辈子就感恩四个人,一个是我妈把我养大,一个是叶哥,带我做生意,第三个就是周总,给我机遇,最后是你给我一个家。”
“我要是敢对不住周总,我成什么人了。”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其实就是想打探打探,他们现在是怎么回事,到了什么程度。”
李云彩一听,这才松开手,哼了一声说:“算你心里有数。我告诉你,我这辈子就感恩周总。如果不是她招聘,我就不可能有今天,恐怕早就给我哥换亲嫁给傻子了。”
“我知道,我知道。”李铁军一想这个就心疼,这也是他佩服周渔的地方,他见李云彩的时候,看到的是个打扮时髦能力出众的职业女性,他那会儿都觉得,李云彩八成是大学生吧。
哪里想到,她只有小学文化,进了梅树村,真的是改了一生。
他掐了嗓子,细声安慰:“不过你也放心,叶哥早上给我打了电话,说是他们找了粤东的领导去说情,周总一分钱都没降,叶哥专门叮嘱我们这些兄弟,咬紧了100块,一点都不能少。”
“这事儿,不能拖后腿。”
李云彩立刻就不着急了,点头说:“那肯定的。”
事实上,BJ日化夏国公司的业务员自己都感觉工作完成的不错,好像跟这些老板们聊的都挺好。
但是等着报价出来,一个个都愣住了——100块/店!跟梅树村的报价一模一样,不多一分钱,也不少一分钱。
艾瑞克拿着董方行递给他的报价,这次没有摔东西,只是脸色难看的很,半天挤出一句话:“怎么会这样?”
董方行也了解过了,直接说:“我了解了一下,各省的这些大型零售商,其实跟梅树村都有关系。”
“像是景天贸易、铁疙瘩贸易这13家,其实原先都是梅树村的代理店,后来梅树村发展壮大了,业务延伸到他们的省份,他们就单干了。不过,周渔非但没有为难,还给他们提供了贷款。”
这种做法让艾瑞克根本不理解:“资助对手?”
董方行说:“对。这的确有些不符合正常的商业规则,不过,她是这么做的,而显然,这些人很感激她。所以一百块,没有一家降。”
艾瑞克再问:“其他的呢?总不能都跟周渔有关系?”
董方行说:“是没关系,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报价也是一百元,我猜测夏国的零售业是不是都是跟着梅树村发展起来的,所以会随大流?”
这个说法,让艾瑞克一点都不满意,他皱眉看着董方行,有一个念头再也压抑不住了——这次的合资,他们一开始就失败了。
他们一开始的目标是和华美日化合作,后来退而求其次,看上的是海市日化,最差也想的是湘南日化这样的大厂。
但是,周渔弄了个纪录片,让他们的希望完全落空,只能选择了粤东油脂厂,这一退退的可太多了。
首先,资源不行。没有什么拿的出的产品,更没有相应的渠道,这一切都要自己开拓。可偏偏,他们的业务员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原先BJ的名头,能掩盖这个缺点,但现在不行了。
其次,是人的问题。如果是和大厂合作,这些厂子就会有能力出众,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的夏方领导,无论是资源的利用,还是问题的处理,都会比现在好得多。董方行就是个普通人,做事没有任何亮点。
艾瑞克现在觉得,周渔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她随随便便做件事情,蝴蝶翅膀扇一扇,对于BJ来说,就成了巨大的难题。
这种情况下,看着资料上那一排排100元/店,他能说什么。
要不,他就接受这个价格,这些成本都要加入到产品的售价中,他们的价格会比国产日化产品贵很多——当然原先他们很喜欢赔本降价争夺市场,但现在,美国总部已经入不敷出,他们手中的资金实在是太有限了。
要不,他就彻底拒绝,产品只在供销系统和批发市场,这倒也是个办法,就有一点,跟他们的品牌身份不符合,这将他们的档次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