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平教(第2/5页)

洪县令对此并不意外,点了点头,又问:“那你可见他用过妖法?”

这还让顾清衍更加奇怪。

毕竟在此之前,洪县令是个实打实的无神主义者,儒学出生,不信鬼神。

“我没有。”

顾清衍仔细思索,还是摇头:“但是在山洞内,许多人一起毒发,听刘彦池说,他们的症状很相似,都是七窍流血痛苦而死。”

“不只是被掳走的人中毒,就连一些邪教徒也是。”

洪县令沉吟下来。

顾清衍试探着问:“大人,邪教徒的审讯还没有结果吗?”

洪县令摇了摇头。

见顾清衍误会,他解释:“上头来人,将山洞封锁,本官也插手不得。”

“邪教一事太过离奇,闹大了怕横生事端,所以此案会以白瑜勾结山匪,祸害百姓结案。”

顾清衍眉头一皱:“可那些邪教徒手段凶残,害死了那么多人。”

他亲眼看到过那些少年少女的尸首,那么年轻却凄惨离世。

洪县令安抚道:“本官管不得,自然有人会管,他们会继续追查下去,直到将邪教徒一网打尽。”

“还活着的人也会尽心治疗,你只管放心。”

顾清衍有些奇怪。

即使是邪教,洪县令是当地父母官,而且是此次行动的主导者,怎么会完全不让他插手。

“大人,那些邪教徒到底是什么来头?”

洪县令为难的看了他一眼。

许久,他微微叹了口气:“既然你是读书人,应该知道鸿兴之战。”

顾清衍面露尴尬。

不怪他,他才刚刚完成启蒙教育,还是个童子,四书五经才刚刚背下来,哪里知道其他历史。

洪县令也不责怪,继续道:“前朝末年因巫蛊大乱,天下分崩离析,百姓苦不堪言。”

“百姓揭竿而起,当时群雄割据的状态,维持了将近百年。”

“太祖皇帝之所以能建立大周,就是因为鸿兴之战,传闻,鸿兴之战中,太祖与太平教合作,以少胜多,全灭了五十万敌军,一举定下大局。”

“传闻太平教会仙术,可点豆成兵,驱使神鬼,乃神仙教徒。”

顾清衍精神一震:“太平教?我怎么没听说过?”

既然是立下大功劳的教派,如今也没见过香火。

洪县令低声道:“大周初期,太平教曾是国教,教主被尊为国师,一时风头无二,但他们不该掺和储君之争。”

“太宗极其厌恶太平教,认为他们妖言惑众,妄想控制朝政,一度大举捕杀太平教徒,并且焚烧太平教书籍,要将他们彻底抹去。”

“只是没想到时隔百年年,太平教又卷土重来。”

顾清衍听的频频点头,表示懂了。

这不就是异世界版本的白莲教,靠着江湖把戏扶持太祖皇帝登基,原以为能混个国教当一当,哪知道大周皇帝翻脸不认人。

宗教凌驾在黄泉之上,大周皇帝不能干,所以调转了屠刀。

当初威风赫赫的太平教,现在被杀得没了声音。

顾清衍意识到什么:“这群邪教徒都是太平教徒?他们想做什么,造反吗?”

洪县令警告道:“无论他们想做什么,都不是你能管的事情。”

“太平教会不会妖术,本官也不知道,但点豆成兵未免夸张,不过,既然当年能成为国教,必定也不简单。”

要是以前,洪县令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嗤之以鼻,根本不信。

可是亲眼见证墓穴消失,让洪县令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摇摇欲坠。

他不敢再查下去,也怕顾清衍年少气盛,贸贸然冲进去枉送了性命。

洪县令给顾清衍倒了一杯茶:“听说你也打算读书,走科举仕途,将来入朝为官的?”

“正是。”顾清衍点头,“父亲临终遗言,就是希望我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虽然当初的话,是留给李敬亭的。

洪县令点头:“陵川县文治不兴,城中私塾也不过尔尔,若是你愿意,可以进县学读书。”

县学?

那是考取童生之后才能进学的地方,有朝廷派来的教授,肯定比外面的私塾好一些。

顾清衍自然愿意:“大人,我还不是童生,会不会让您难办。”

洪县令见他如此体贴,笑起来:“怎么会,若是家世出色的,也能走门路入县学,你可是这次的大功臣,陵川县谁能说一个不字。”

顾清衍大喜:“多谢大人。”

进了县学,这次可不用发愁报名名额的问题。

虽说此次冒险了一些,但有了这个好名头,也不用担心无人结保。

顾清衍美滋滋。

洪县令见他朝气蓬勃,笑道:“本官也不多留你,回去只管好好读书,别的不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