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想看戏法吗?宝贝(第3/7页)

高鸿博正忙的焦头烂额,但听到自己最心爱的关门弟子的请求,还是抬起了头,嘱咐另外一个科研人员给了盛一夏图纸。

其实这种仪器,原理上并不复杂。

难点在于如何采集空间波动时的辐射特征并且数据模型化,并通过最新采集的空间波动辐射特征和建立的数据模型做对比,从而对空间波动进行预测和计算。

此外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抗干扰、提高稳定性。

而盛一夏曾经用神念“观察”过空间波动的具体变化,了解空间波动的状态和方式,脑海中对此也有过具体而形象化的立体图形结构,比导师脑海中构筑的“景象”更真实,更立体。

盛一夏拿着个PAD,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观看框架设计图,脑海中的灵光飞速闪现,并激发出了“勤能补拙”的词条特性,灵感如同山涧泉水般不停地汩汩涌上大脑。

他深陷其中,不自觉地拿起油墨笔,在一旁的白板上“唰唰唰”的画了幅草图,看起来十分潦草,但是结构却很清晰明了。

一开始还无人注意到他。

可不多会儿。

先是有一个研究人员看到了草图,愣了一下后,便不自觉专注的看了起来,边看还边凭空写写画画计算着什么。

他的行为动作,又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渐渐地,盛一夏白板旁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

如此异状,自然也是引起了正在检测硬件问题的高鸿博注意,他随意瞥了一眼,一开始还有些漫不经心,可下一瞬,他便呆愣在了现场。

几十秒钟后。

高鸿博托了托眼镜镜架,面色激动的有些潮红:“对,就是这个硬件框架结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其实。

倒不是高鸿博想不到,只是他作为一个科研型学者,大部分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功能的实现上,对于优化、功能归并、稳定性、市场化运用等等方面涉及比较少。

当然,只是涉及比较少,并非完全不涉及。

这就有点像是实验室中的原始机,和市面上久经考验的成熟设备的对比,后者往往更加简洁、稳定和成熟得多。

而这种成熟产品,也并非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地迭代才能做到。

但是盛一夏靠着科学灵感这张技能卡牌,将这个迭代过程大量缩减了。

而随着高鸿博这一声惊呼,所有人的注意力顿时都被吸引了过来。

陆老也盯着仔细看了会儿,忍不住哈哈大笑一拍大腿说:“妙,这个框架结构太妙了,简直堪称完美”

“老高啊,我就说问题出在你的框架结构设计上,这是根本性问题。你看一夏的方案多好哇,光是结构的美感就能感觉出来,这就是个优秀的方案。”

高鸿博一听,脸不禁有些黑,但下一瞬他又冷笑道:“我承认,一夏的框架方案更简洁和优化。但是你匆匆忙忙做出来的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就没问题吗?”

虽然有些丢人,但是做出解决方案来的终究是自己的徒弟,徒弟有本事,那不就是他这个老师的功劳吗?

“呵呵,小问题也许有,大问题不会有。”陆老得意洋洋,满脸自信。

高鸿博嗤笑了一声,忽然冲盛一夏使了个眼色:“一夏,你帮陆老检查一下代码结构。”

“啊这……”盛一夏满脸懵。

不过,他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自己刚才似乎好像打了老师的脸,他心头一阵发虚,便赶忙硬着头皮去和王剑峰一起检查起了软件问题。

“老夏,我承认你硬件方面应该比我强一丢丢。”王剑峰也挺不服气,“但是在软件上,我才是专业……咦,你干什么?我们的框架很稳固的……”

二十分钟后。

王剑峰额头汗水在滴落。

不得不承认,盛一夏提出了几个原操作系统框架上的优化方案,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妈蛋!”

王剑峰满脸狐疑地看着盛一夏:“老夏,我说你不会是开挂了吧?”

“没错。”

盛一夏如实点头:“我就是开挂了,我觉得你们的操作系统框架结构不稳固,漏洞有点多,还得好好打磨。”

王剑峰老脸一红,赶忙说:“主要还是工期太短了,很多地方的确得慢慢优化。”

如此一来。

陆老和高鸿博也不互相指责了,而是各自陷入了沉默。

原因无他,这设备仪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上,都有缺陷和不足之处。

不过有了盛一夏提供的方案和设想,接下来只要顺着他的思路搞,就会顺利很多了。

见导师和陆老都不吵了。

盛一夏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其实,若是论起软硬件的基本功和研究深度而言,他自然比陆老和高老登差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