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拘小节

何止是对,简直是明智,简直是神来之笔。

失忆一点都不可耻,还非常有用。

开机仪式结束后,剧组正式开始了拍摄。

《日落而息》原著在陈寄的作品里算是篇幅较短的一篇,但故事并不简单,讲的围绕在一名普通电工身边的连环杀人案,主角前期一度以为凶手是他的女友,为了守护爱情想尽办法替她洗清嫌疑,愈演愈烈走上了真正的犯罪道路,最终才醒悟凶手和被守护的人一直是自己。

里面出彩的角色除了男一和女一,就是后期才出现的、由彭骁饰演的心理咨询师,虽然戏份不多,但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光镜头。前一周没有彭骁的通告,听说剧本围度结束后已经飞到海外坐游轮去了。

原著的结尾算是开放式结局,男主意识到第二人格后要如何做出选择,并没有在文字里写明,但改编成剧当然得“伟光正”一些,大概这也是陈寄来跟组的原因。

林思弦在里面演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反派炮灰,主要任务就是说一些讨嫌的话然后被主角刀掉,虽然这也是他退学之后最像样的一个角色了。

前两天都没有林思弦的戏份,今早他睡了个懒觉,刚好赶上在等盒饭送来的胡小路,两人在二楼露台坐着看不存在的风景。

“其实我觉得彭骁那个角色适合你,那种神秘,呃,阴柔......”

林思弦在胡小路面前塑造的温柔形象很成功,后者已经开始给他说真心话了,只是语文没学好,形容词用得稀烂。

林思弦长得随他母亲,五官轮廓偏柔和,可惜在这种角色挑他的处境下,这反而算一种劣势。

“我现在的也很适合啊,”林思弦说,“怎么,花花公子不好吗?”

年轻人思维很跳跃:“像你们这种长得好的,以前肯定谈过很多对象吧?这算本色出演吗?”

林思弦笑着反问他:“你觉得有多少?”

这位死得早的花花公子在原著里的外貌描写是“一头又油又卷的中长发使得五官不清晰”,实际上林思弦的发质细软,没上妆造的情况下,快到锁骨的头发在露台的风里微弱晃动,有几缕覆在他扬起的唇角,像某种没有重量的植物,看得胡小路突然呆滞:“……数不清?”

林思弦没有正面回答:“谈恋爱其实没什么意思。”在胡小路痴呆的眼神中,林思弦问:“有烟吗?给我来一根。”

胡小路自然是随身带着的,只是一边掏一边有些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没止住:“林哥,我听说你跟陈编之前认识?”

林思弦无比感激自己当时那灵光一现:“可能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之前出事儿摔到了脑袋,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

“好吧,”胡小路有些遗憾,“感觉他性格挺好的,本来想多打听点喜好,看能不能混个脸熟。”

“性格很好?”

“嗯,虽然话少,但不麻烦,能自己的干的都自己干,很少跟我们提要求,真挺好的。”

高中时期陈寄的性格其实并不讨喜,不爱搭理人,不算合群,现如今在这种情境下,旧时的特征倒成了他的优点。

林思弦想到了什么:“他这两天没去盯戏?”

胡小路答:“没见到他出房间。”

这样最好不过。

林思弦的打算就是尽量减少与陈寄的见面,最好一次不见,撑过他前期那点戏份,之后井水不犯河水,这次的小意外就无足轻重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很容易达成。

下午久违出了点太阳,虽然温度没有提升太多,但烘得人心情稍好一些。

林思弦也终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拍摄。因为天气原因,调整了一下先后顺序,下午拍的是他跟男一号的对手戏——花花公子来找第一人格的普通电工的茬。

饰演男主的谢洛维是个星二代,目前还没毕业,虽然演艺经验不算丰富,略微孩子气,但性格直来直往,尤其有彭骁这样的“珠玉”在前,更显得他的天真可贵,剧组的人对他都难免有些偏袒。

譬如现在。

因为谢洛维在阳光下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表情,下意识躲避视线或者眨眼,已经重来了好几条,但宁沛一句重话都没多说,只是一直在引导他要怎么调整。

“抱歉喔哥,”谢洛维跟导演道完歉,又跟林思弦赔不是,看起来表情的确是愧疚的,“我今天有点没在状态。”

“没事啊,”林思弦温柔回应,“多晒会儿太阳没什么不好。”

祖宗,咱们下一条过了吧,好吗?

也不是林思弦没耐心,主要是这段戏他的台词纯靠吼,陆陆续续吼了几十分钟,嗓子已经快撑不住了。

好在谢洛维也没有那么愚笨,在所有人耐心告罄之前终于找对了感觉,在宁沛确认这条成功以后,在场接连响起了掌声——鼓掌的人里也包括林思弦,他脸上挂着难得发自肺腑的、真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