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尘埃(第2/3页)
娄殊为愣了:“什么是我们?”
“那幅画,是被你们烧的,对吧?”
“你有病吧袁寻,没头没脑说什么呢?什么画?”
林思弦这才知道这个人叫袁寻。提到名字他便多了些印象,袁寻是美术社团的人,教室的板报都是他负责做的。
在记忆里,袁寻是一个喜形于色的人,什么情绪都挂在脸上。譬如现在,他看起来异常愤怒,都沉不住气解释前因后果:“别装了!只有你们在后山抽烟!”
娄殊为被他吼得有点恼了,一把提住袁寻领子:“你别在这里说疯话。”
话音刚落,教室门被推开,体育课提前结束,班里的人都回来了。
语文课代表见这状况当场愣在原地,半秒后又身先士卒地冲过来:“别打架,别打架,有话好好说——”
托四十六中和平奖得主的福,这次矛盾没有扩大,娄殊为骂了几句脏话,在袁寻愤怒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下午的课林思弦又睡了过去,醒来时半只手臂麻了,没能坐起身,听到教室里小声议论的声音:“所以袁寻怎么了?怎么有勇气惹那些人的?”
“他们美术社团不是画了幅什么跟春天有关的画吗?准备贴在后山那面涂鸦墙上,前天他们把画放墙角,准备第二天课间去借梯子,借回来发现画被烧烂了,地上有个烟头,多半是娄殊为他们抽的,只有他们敢在学校抽烟。”
“那我理解,确实难受,但袁寻也不该冲动啊,惹了娄殊为以后怎么办?”
林思弦等他们议论完才从桌上慢悠悠起来,给司机发了条信息。
他今天放学后有场饭局,是吕如清的命令,要带他去见以前剧院的领导,听说现在在戏剧学院就职。
林泓和吕如清都不在意他的日常生活,但吕如清很重视他的学业,或者说未来——她的儿子是她对外展示的橱窗里最大的人偶,必须要夺目炫彩。
这样的饭局以前也常有,不过这一晚吕如清聊得很尽兴,谈他们过去演出的种种经历,林思弦很久没见她笑得如此纯粹而灿烂。
领导也夸林思弦:“年纪轻轻,气质不浅,如清,他遗传你呀。”
类似的话林思弦也听了千万遍,嘴角挂着笑,没做回应。
“幸亏遗传我。”吕如清跟领导碰了个杯。
当晚在吕如清的示意下,林思弦也抿了几口红酒。林思弦早知自己是个酒量很浅的人,果然回家后便有些晕眩,阴差阳错,这晚睡得很好,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
醒来时发现手机上有好几通来电,都是娄殊为的,回拨却显示不在服务区。
他吃过午饭才去教室,一进门就觉得氛围不对,娄殊为和小魈不见踪影。林思弦环视一圈,发现袁寻跟陈寄也没在位置上。
第一节课结束,林思弦问语文课代表:“发生什么了?”
“打架了。”
“谁?娄殊为跟袁寻?”
“不是,娄殊为跟陈寄。”
多问几句才知道前因后果。
昨天娄殊为回去后还憋着气,今天专门去美术教室找袁寻麻烦,刚好陈寄也在里面跟袁寻讨论什么。不知道火星是如何烧成大火的,等教导主任赶到时,娄殊为跟小魈都负了伤,陈寄倒看着完好无损。
语文课代表给林思弦看了他偷偷录下来的视频,争斗的最后一段,娄殊为往前扑去,而陈寄抬起一把椅子砸向对方,角斗场的亡命徒一般不计后果,椅子腿断了,石膏像碎了,偷录的手也抖了,视频就此中断。
下午的课结束后,林思弦在教导主任办公室见到了娄殊为和小魈,伤得不算严重,只是脸上挂相,颇为凄惨。
林思弦话说得直接:“真厉害,二打一能弄成这样。”
“二打二,”小魈反驳他,“袁寻起到了一个障眼法的作用。”
“你们不是找袁寻要说法吗?怎么跟陈寄对上了?”
“我让他滚了,他自己不滚的,我想反正也看他不顺眼,一起解决了,”娄殊为说,“谁知道这孙子这么能打。”
林思弦对纷争的起源没兴趣:“那你们现在怎么处理?”
“把我们两组人分开,让写检讨,”小魈说,“三千字,写完回去。”
林思弦目测他们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打了声招呼便回去了。
班里的人都去吃饭,教室灯还亮着。林思弦回自己位置的途中,看到陈寄的桌上放着一份检讨。
在娄殊为憋两百字的时间里,看起来他的三千字已经完工。
林思弦好奇怎么能写这么快,便拿起来细读。
读到第二行便发现不对——这跟他偷拍在手机里的优秀作文字迹一模一样。
林思弦不敢置信,往后翻了一页,发现了更多证据。那种如个人水印一般的连笔,在这张作文纸上反复出现,把他试图逃避的意识狠狠钉在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