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10
在圣人受伤,皇后和太子接连去世后,长公主也陨了,还是被三公主杀害的。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东宫的氛围更加凝重。
想来这种氛围很快便会无声地蔓延。
江岑溪和李承瑞到达时,柳淞已经在了,并且正在忙碌地处理此事。
江岑溪先是去看了三公主的情况,探查了一番后走出来道:“三公主并未被附身,身上也没有执念,应该是之前被长公主的魂魄吓到过,在经历了这些后还要为了稳定民心,一直住在出过事情的公主府,又得知了皇后和太子的死讯更加惊恐,在看到长公主后才会陷入癫狂。”
一直在旁等候的太医得知此讯,立即前来询问江岑溪:“三公主可是患了心疾?”
其实这是委婉的说法,他是想从江岑溪的口中确认,三公主是不是疯了,他们才敢按照疯病给三公主医治,不然他们触怒了三公主,以她现在的癫狂状态都会被治罪。
江岑溪也知道他们的苦衷,于是语气深沉地道:“我对她用了解悲思符,可以助她安神,之后的情况……还是需要安抚、静养。”
这也就是短期内减少三公主外出的事情,免得三公主再次伤人的说辞。
最后要不要确定三公主是不是真的被吓疯了,还需要观察。
“好,我们知道了。”太医又一次走进去,查看三公主的情况,最后下方子。
随后她和李承瑞去寻了柳淞。
柳淞显然也十分疲惫,本就是纤瘦的身体,白皙的面容,此刻眼下已经有了些许青紫,更显得他虚弱,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死气。
他看了他们一眼,没有阻止两个人的行动,让他们能够靠近长公主的尸身。
这若是从前,柳淞定然不许李承瑞靠近。
以前李承瑞也会觉得是柳淞难以相处,现在熟悉了,也知道柳淞是真的日夜奔波。
已经这般繁忙了,李承瑞还总是跟他纠缠,他自然没有什么好态度。
李承瑞嘴还笨,说不出之乎者也来,次次都是败北收场。
看到长公主的尸体,两个人心中都是五味杂陈。
在他们看来,长公主这一次回长安,仿佛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好的“赴死”。
她回到长安当日便遇到了袭击,之后又遭遇割皮,现在又突兀的死亡。
这一切都是“魂魄离体”造成的。
而长公主回长安的理由,也是因为画中仙。
安鹤眠没有杀她,却间接造成了她的死亡。
江岑溪伸手覆在长公主手臂上探查,如今是魂魄归位的正常状态。
在她死后,那个魂魄不会再离开她的身体。
所以那一抹紫色身影的“画中仙”也随着长公主的死亡而死亡。
江岑溪看到李承瑞的目光一直定定地落在长公主的尸体上,想来安鹤眠仍旧在干扰李承瑞的行为。
在李承瑞的眼中,长公主的眼睛还大大地睁着,仿佛还展现着临死前的震惊。
现场还被保护着,周围有散落的碎片,还有一地的血迹,可见当时的混乱。
长公主像是死不瞑目,明明之前还是近乎癫狂却保持着傲气的皇家女子,此刻却死得突然……
又仿佛是在预料之中。
李承瑞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执念消失了。
这一次的抽离感很轻很淡,仿佛这个一直阴郁的画家是默默离开的,仍旧带着愁苦的情绪。
甚至没有大仇得报的兴奋。
这种情况让李承瑞一阵迷茫。
之后江岑溪和李承瑞跟着柳淞一起去收拾长公主的东西,有些东西会被带回大理寺。
其实这个案子没有什么疑点,唯一需要柳淞发愁的,就是该如何给三公主治罪。
江岑溪得空时问李承瑞:“执念离开了,你怎么还郁郁寡欢的?让人以为安鹤眠还在。”
“不知道,可能是如今的情况太糟糕了,父亲整日里也是唉声叹气的。我也跟着迷茫,却帮不上什么。”
又或者,是李承瑞也感知到了安鹤眠的情绪复杂,替他惋惜。
这点他不自觉地替安鹤眠隐瞒。
两个人即将离开大理寺时,被柳淞叫住了。
他快步追过来,递给了江岑溪一个本子:“我知道你们似乎很关心二十一年前的事情,这个本子可能会对你们有所帮助。无关紧要的东西现在还可以拿走,之后的东西都会被封起来。”
“哦,谢谢。”江岑溪双手接过,粗略地翻看,发现是长公主的手写本。
江岑溪大致地看了看内容,便确定这的确是她需要的东西,立即再次道谢:“确实用得到,谢谢。”
柳淞仍旧是疲惫的模样,没有过多客套:“无妨,我还有事情要处理。”
几个人互相行礼后,柳淞又匆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