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太和殿里静寂,明亲王跪伏着。云崇青送来的箱子就在他右侧不远处。他不知道箱里具体有什么,但直觉大不妙。另,刚方达从箱中拿了李文满的折子…难道十三日督察院上呈的那本不是出自李文满之手?

“老七…”皇帝冷眼俯视着跪在殿下的人:“你让朕太失望了。”

失望?明亲王眼里闪过讥讽,在皇帝看来,他的出生就是个错。

“皇兄,能让下臣死个明白吗?”

皇帝将李文满欲上奏的折子扔下大殿:“你自己看。”

折子打在头上,下落到地。明亲王捡起,快速浏览。折上内容与十三日上呈的那本合了八成,只结果不一。他手里这本,云崇青死于凶兽口。

有些不明,所以这跟他有何干系?抬首望向殿上,目光落在云崇青的奏折上。

皇帝看着他这个胞弟,眼似古井,心里平静。李文满背后的人,不是老七,他清楚。但老七也从未消停过。

莹然没有小八的时候,老七一直揪着沐晨焕不放。为了跟沐宁侯府不断情分,甚至不惜将谷晟二十年春狩被刺杀之事外宣,让世人皆知沐晨焕是因为救他才折尽大好前程。他深愧。

沐晨焕为避他,常游转四方。可就算这样,韩东林还是追到了孟籁镇上。

要死得明白是吗?皇帝把云崇青的奏折递向旁。方达接过,走下殿。

明亲王的目光跟随,不等方达到近前就丢了李文满的折子,倾身伸手一把夺过那本,翻开看起。阅到牧姌居拿龙珮要挟时,他满是不可置信,这…这他的龙珮没有给过…不,有丢过。

给母妃守完陵后,他远游,在北轲丢失过一枚龙珮。继续往下阅,红石山之事,李文满知情,但动手的并非是李文满…

折子全篇,近四千字。看着老七面色愈来愈晦暗,皇帝心中在盘算着之后事。建和十七年,红杉林泥石之祸,现在几乎可以确定不是意外。倒是亏了莫效成,那时他就任响州知府还不足两年…

只思及崇青上任响州知州也才一年半,皇帝又觉莫效成多少有些无能。

西画山铜矿已揭开,高广林被押,川宁现在是散沙一盘。牧姌居的名册,他尚未看。吏部派任…一想到洪思民,皇帝气又起,俞不渝的皮子也该紧紧了。蹙眉,权衡。

还是让莫效成去川宁待着吧,至少他心向好,不贪。其在南境磨了几年,也该警醒了。朝廷不求他能立多大功,只望他能看住川宁。

介程也是个废…皇帝暗骂到一半打住。也不一定是废物,还有另一种可能,他的底子亦是脏的,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明亲王看完云崇青的折子,转头望向那只箱子,挪膝过去。将碍事的账本全部拽出,扔至一边。箱底,牧姌居的繁花名册、四爪龙珮、沾血的明字令牌,还有一沓信件。字迹…他太熟悉了。

皇帝冷视着紧绷的明亲王,此次崇青立功不小。红石山之祸属有心算计,不是他能防住的。他能保住命,已属不易。

“皇兄…”明亲王眼里闪烁着泪花,他怕了:“我说这些非我所为,您信吗?”铁证如山,他都不知该怎么辩驳?

他该信吗?皇帝右手拇指摩着把上的龙头。响州知府的位,以崇青之能,当坐得稳。

“老七,朕给过你太多机会了。”

明亲王一滞,蓦然哭笑,额上青筋凸起。他明白了,转过身叩拜:“臣,谢主隆恩。”

皇帝抠紧龙首,腮边鼓动了下。沐宁侯府上交兵权,他敬沐广骞为太师。老七有眼,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朕从不介意荣养闲人,可封铭启…你要的是什么?你清楚,朕也清楚得很。”

京城晴好的天,刮起了西北风,呼呼的。不及中午,天就沉了下来。明亲王的轿子方回王府,京机卫便动了。明亲王府被圈,百官震惊。

不等各家弄清状况,皇帝申饬了吏部尚书俞不渝,接着连发四道旨意。

一、命刑部赴响州押川宁知府高广林、响州知府李文满,并家眷回京受审。二、令大理寺彻查响州牧姌居与地方官员勾连之案。三、提云崇青为响州知府,莫效成任川宁知府。

第四、川宁西画山发现铜矿,户部组人员前往勘察。

京城安静了。明亲王府被圈,加上这四道旨意,算是将红石山之祸说尽。李文满,罪臣矣。拿高广林不去川宁,却赴响州。牧姌居在响州,大理寺查地方官员。升云崇青为知府,表明他无罪有功。

莫效成是因什么被贬?红杉林泥石祸事。红杉林在哪?连着西画山。西画山有铜矿。

红石山不靠近西画山,那又为何会发生崩塌事故?因为云崇青在查西画山。明亲王府被圈,亦意味…罪证确凿。

冠南侯府隽鹰堂,冠文毅面色极差:“南川真的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