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番外二,封卓瑧与段冉怡

建和二十六年三月初二,皇帝被宫妃大伤,各大家就知可能很快就要立储君了。

只段冉怡做梦没想到,储君刚立,一道赐婚圣旨就落到自个头上。

太子殿下吗?她好像比他还大上一岁。

圣旨宣读完,镇国公世子段励与方达说话。一旁的礼部尚书默默打量着太子妃,皇上为太子定下这门亲实在是用心良苦啊!

段冉怡两手捧着明黄的圣旨,从喧闹的镇国公府府门口一步一步地回到了她的同丰院。

秀芸还跪着,脸色惨白,泪目看着静立在堂中的主子。袁嬷嬷领来两个粗使婆子,将人绑了。她挣扎,但于事无补:“姑娘…姑娘饶命,奴婢愿姑娘与太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呜…”

袁嬷嬷一把捂住她的嘴,都到了这境地了,这丫头竟还不知错,真真是白活了一场。镇国公府是什么人家,能行差踏错半点吗?一个贱婢敢妄议立储,简直放肆。此事要是传出去,整个国公府都要跟着遭殃。

给两婆子使了眼色,三人拖人速速退出堂屋。

秀芸拼死反抗。

段冉怡眼睫下落,明黄醒目,这便是她的余生了。她轻吐一气,悠悠道:“袁嬷嬷…”

已下台阶的袁嬷嬷闻声,立马驻足:“姑娘?”

沉凝几息,段冉怡道:“秀芸不用留了。”

秀芸瞠目。袁嬷嬷应道:“姑娘放心,奴婢知道怎么处置了。”她来时,夫人就交代过。

这丫头是姑娘的贴身婢。玦王有心沾染,冲着谁,傻子都清楚。姑娘已被赐婚太子殿下,名声不能有一丝脏污,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镇国公夫人到时,同丰院已然清静了。

“奴婢给夫人请安!”守在内室门口的秀芳屈膝行礼,头垂得低低的,屏着息。

轻嗯一声,镇国公夫人绕过摆屏,见闺女迎来。

“娘…”段冉怡未到近前就伸出手,她眼眶泛着红眸里却含笑。

镇国公夫人心酸,鼻间火燎,握住闺女的手,将人拉进怀,双目泛起泪,在儿耳边低语:“是娘不好,都是娘不好。”自己不该挑拣,可精养大的闺女,又怎甘心草草将她嫁了?

“没有。”段冉怡笑着宽慰:“女儿能得皇上看重,配予太子,是女儿人品贵重。娘该为女儿高兴。”她命…比沐贵妃好。

“你爹知道,肯定要怪上我。”镇国公夫人紧紧抱着她的心肝肉,眼不敢眨就怕泪滚落,哽着声道:“娘庆幸从未放纵过你。”

“女儿多谢娘。”段冉怡在记忆里寻找那人,只可惜仅有他幼时圆乎乎的模样。她故作轻松,问起:“娘,您近年见过太子吗?”

“去年十月里在护国寺见过。”

“俊吗?”

镇国公夫人微扬起首,轻轻眨了眨眼,泪意消退,回答女儿:“俊,太子相貌肖舅…”

“二舅?”

沐二那张脸…镇国公夫人笑了:“不是,似他小舅。”

段冉怡弯唇,玩笑:“那女儿就放心了。沐二舅的脸尽得岁月厚爱,二十年不见有变,我是真磨不过。”

“哈哈…”

母女笑成一团,低沉的气氛消解。没几日,皇帝下诏废后。段励特地寻沐三吃了顿酒,回府与母亲、妹妹细说个中缘由。

听完,镇国公夫人叹气:“皇后魔障了,胆子也忒大了!”

“可不是。竟敢勾连明亲王,将来路不明的女子送上龙榻,她这是在自掘坟墓。”段励冷嗤,镇国公府与靖边张氏早在张进在时就有结怨。

他祖父任宿边总兵那会,张进坐宿边布政使。两人政见多不合,祖父屡屡忍让,张进却自持寒门出身得寸进尺。镇国公府的爵位世袭罔替,容他一时。几十年过去了,靖边张家终于把路走绝了。

段冉怡微笑:“张氏…何必呢?”

室内静默一时,镇国公夫人再叹:“是啊,都是中宫了,何必呢?”

夜深时,段冉怡躺在床上,闭目想着以后。镇国公府、沐宁侯府、孟安侯府早已封无可封,因此自建国以来一直坚守正统,少有结党。可辅国公府…她睁开眼睛,望着黑暗。

南塑动乱,皇帝大伤。这时将她赐婚给太子,无疑是在稳局势。太子的外家沐宁侯府,功高但没兵权了。她父在悠然山已经待了五年之久,等太子坐稳朝堂时,西北正好当换帅。

皇帝的算盘…打得一直精妙。

她呢?段冉怡苦笑,她不谦虚,自个容颜确实姣好,可奈何年岁上不占优。太子三十风华正茂时,她三十有一,脱离青春颜色渐衰,还能留得住恩宠吗?思虑良久,嘴里乏味,不为难己身了。

既留不住恩宠,那就求君臣相得夫妻…相敬如宾吧。

之后数日,形势是瞬息万变。孟元山被剿…邵关邵氏被抄…济阳盛家遭劫…沐二舅押一众劫犯抵京…冠家异族…樊仲族人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