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未来发展,保护伞公司建立(第3/4页)

唯有加入了官方机构的那些真正有钱人,或者机构的职员,才有机会享受到这些生物科技技术。

研究所的换血医美技术,就是一个擦边项目。

有显著的医美效果,又没有遗传作用,不受‘全球生物科技封锁’条约的管控,可以过审。

“这个项目没问题,但是研究人员呢?

我们现在留下的研究员可不多了,大部分还是加入没多久,负责打下手的新人。”

布莱恩同意了甘多布的建议,同时反问道。

甘多布掏出一叠的名单:

“老板,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之前成熟的研究员,听到研究所被分离了总公司,都不愿意继续待下来,跟着离开了。

我那时候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所以我花费时间研究了一下当前的就业环境,结果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群体。”

布莱恩接过名单一看,乐了。

原来甘多布准备的名单,都是华国留学生、华裔、华侨孩子等等的名单。

都是些小年轻,或者加入机构后不得志的倒霉蛋。

这家伙真是个人才啊,居然会关注到这个群体!

这和布莱恩之前的打算是一样的!

单纯看成绩,这些人在名牌学校的成绩真的不差,都是精英。

可惜欧美这边的社会,方方面面都存在隐形的歧视。

就说洛杉矶这边吧。

很多拿到绿卡定居、或者移民过来的华人,不管他们以前在国内是医学大拿、还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来这边,那些身份都没用,他们能从事选择的工作岗位不多,和体面也搭不上架。

没钱没技术的,只能选择去刷盘子、洗马桶等等,做一些本地人不爱干的事情。

没钱有技术的,就是考证,做建筑工、电焊工、厨师等等,这些都可以立足,并且过的还不错。

没钱没技术,但脑子活一点的,就是做中介了。

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混出头的群体。

有点钱但不多的,一般就是做小生意。

他们会选择开商铺、洗衣店、餐饮店等等。

至于想要体面工作的群体,只有两种人比较好达成。

一种是二代以上的华裔。

他们从小就在这片土地长大,在这边读的名牌学校,那么毕业后是很容易进入好公司的。

另外一种,就是名牌学校留学生,并且毕业后直接留下来的。

这个群体和二代华裔差不多,也比较容易得到体面的工作。

但他们都有个问题。

他们进入公司后,会受到白人群体、团结的印度裔群体、还有其他少数群体的排斥。

肤色,是一座无形的成见大山。

这两个群体,工作或许在外人看起来很体面、很上档次,但只有进去后,才会发现,他们的晋升会更难、达到一定位置后,还会受到软刀子歧视,并且没办法继续往上升。

这两个群体,一开始就是布莱恩的目标。

这个时间点,能出国上名牌大学的人,或者在本土混到名牌大学的华人,都是真正万里挑一的精英,水分很小!

只要他能给这些人公平公正的环境,爆发出来的潜力,绝对不会比那些白人研究员差!

“不错,甘多布,我对你的眼光很满意,接下来,你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招募人员,尽量多招点有干劲的新人,如果有那种有才华却被排斥的人才,也可以撬过来!”

布莱恩暂时认可了甘多布。

能想到从华人群体挑选人才,说明对方没有那么重的固执人种歧视思维,也说明他是考虑过研究所经济情况的,能提前想到这些,又说明对方是想搏一搏研究所的前程。

单单是这三点,就比较让布莱恩满意了。

听到布莱恩的安排,甘多布面露喜色。

他知道自己过了考核,连忙起身点头:“没问题,老板,就是资金……”

“我会先转五千万资金到研究所。”

布莱恩说着,好似想到什么,笑了笑:“不过有两件事情,我需要你马上去办!”

“老板,你请说。”

甘多布听闻资金没有问题,再次松了一口气。

“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艾登尔精神病院转手。

我不管你是卖给别的研究所还是什么,我不需要这个产业,连同那些医生和研究员,全部打包处理了。”

甘多布点点头:“这是优质产业,很容易打包出手。”

精神病患者,在这个世界,早就成了优质产业链了,比重刑犯还要优质。

“第二件事情,是研究所改名字。

我不喜欢艾登尔这个名字。”

甘多布再次点头:“当然没问题,老板你喜欢就好,请问我们以后要叫什么名字?”

布莱恩恶趣味一笑:“就叫保护伞公司,这是公司的标志,眼下的研究所只是公司的开始,以后我希望我们在全球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安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