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祈家家宴(第2/3页)

李珠芳身形一顿。

今日的家宴本就是她协助裴夫人操持的。依她看来,家宴便是她与儿子,侯爷,裴夫人,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团团圆圆一起吃饭。魏氏算什么牌面上的人?也配入席?故而连叫都不曾叫人过来。

却不料祈瑱竟然使人请了魏姨娘。

李珠芳不由看了眼裴夫人,裴夫人却没有看到她的视线,只逗弄着怀里的晟哥儿。

祈瑱怎么会理会她的想法。都是妾室,自然不能厚此薄彼。

他转眼看裴夫人怀里的晟哥儿,六岁的孩童,正是玉雪可爱的时候。他许久不见,也是想念。

见孩子在祖母怀里,乖巧可爱,他忽想起一事,对裴夫人道:“晟哥儿年后便可开蒙了。他这年龄,也到了进学读书的时候。”

孩子读书是大事,裴夫人虽然疼爱孩子,这点轻重还是知道的,爽快道:“你是他父亲,孩子进学的事自然是你操心。需得给咱们晟哥儿寻个顶好的先生才是。”

又闲聊了几句,魏姨娘便被请了过来。几人便分了两桌开席。

裴夫人,祈瑱,并奶娘抱着晟哥儿坐一席,李珠芳与魏姨娘二人一席。

魏姨娘进来时见府里几个主子都在,便明白了李珠芳玩的小把戏,坐下来便嘲讽冲李珠芳一笑,由着小竹服侍,也不去理李珠芳,自顾自吃的津津有味,把李珠芳又气个半死。只觉自己辛辛苦苦操持家宴,到最后竟是便宜了魏氏那贱人。可恨姨母竟然也不替自己说句话。

李珠芳心中又委屈又气愤,当夜便又是一夜辗转难眠。只可惜无人知晓。

第二日,祈家大姑奶奶回来探望弟弟。一家人坐着闲话。

姐弟二人叙过别情,祈荟年便关心祈瑱:“弟弟此番回来,想必后面不必再出远门了罢?”

祈瑱颔首:“这几年先是打了北戎,后又平定了西南夷部叛乱,边境算是安稳下来。暂时之间没有战事,倒不必再带兵出去了。”

祈荟年长吁一口气,道:“如此便好。弟弟也可以在家里歇息一段时日了。这几年着实是辛苦你了。”

祈瑱自己倒不以为意。虽则领兵打仗辛苦,可若非如此,他这几年又怎么能升迁这么快。

祈荟年便问他:“这次回来,你又立了大功,你的职使可定下来了?”

祈瑱道:“齐王殿下有意我继续留在京直卫,已推举我为京直卫指挥同知。”

说到此处,他忽然心中一动。若他继续在京直卫任职,倒也无需这么着急将程嘉束母子接回京。她母子在璞园居住,本就离京直卫大营很近。璞园被她收拾得很是齐整,住着舒坦,他在京直卫,便可时常过去,既可照应她母子,也比在营里住着舒服。

他正想着,便听祈荟年惊喜道:“当真?”

祈瑱点点头:“任命书也就是这几日便可下来。”

祈荟年喜得一拍巴掌:“你之前便在京直卫里

做过几年,这回升了指挥同知,也是熟门熟路。我记得这几个卫所的指挥同知都是正四品罢。”

她看着祈瑱,面上是掩藏不住的欢喜:“二十几岁的正四品实职,朝廷上下也没有几个人了!”

祈家终于算是出头了。想想这些荣耀,都是弟弟出生入死换来的,不由也是心疼祈瑱这些年的不易。

许是姐弟连心,她此时也忽然想到了程嘉束母子,道:“我记得弟妹程氏的孩子也该八,九岁了罢?恐怕也该念书了,那别院荒山野岭的,要怎么读书?也该把弟妹与大侄子都接回来才是。”

她已是忘了程氏所出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只得以“大侄子”称呼。

李珠芳本在裴夫人身边坐着,听他姐弟聊天,闻听祈荟年这话,面色不变,两手却不禁将帕子攥得死紧。

裴夫人不悦道:“好好儿的,你提那晦气的作甚。我这两日还想着,阿瑱如今又了出息,又得齐王殿下看重,那程氏,原本就不配咱们阿瑱,不如便借着这机会,休了那程氏,咱们再给阿瑱寻个好的才是。”

祈瑱不由皱眉。便是从前,他没有打算与程嘉束长久做夫妻之时,也不喜裴夫人这样时时刻刻把休妻挂在嘴边。

休妻之事,固然令女方大失颜面,可祈家面上难道就好看了么?从前他有此考量不过是不得已之举。

而他如今已经决定同程嘉束好好过日子。再听裴夫人这话,便更是觉得刺耳了。

只还不等他开口,祈荟年已是不耐烦地将裴夫人堵了回去:“母亲好糊涂。弟弟如今就两个孩子,好好的长子嫡孙,母亲说不要就不要了?”

祈荟年是不知道祈瑱的打算的。她只知道,好好儿的,哪里有将生了嫡长子的正室休出家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