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秦时风韵(146)二更

是年四月底,一声婴儿啼哭声响彻甘露宫。

桐桐亲手将这个孩子接生到这个世上,他是嬴政的长子。

太王太后跪于奉先宫,求历代先王保佑,秦王赢氏再延一代,秦国长公子诞生了。

八百里加急送于阵前,嬴政蹭的一下站起身来,手禁不住微微颤抖,而后扬声道:“昭告天下,秦有长公子。”

军中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嬴政站在营帐里,想起父王带他阅兵,彼时父王该是何等心境: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他急忙书信传咸阳,给长子取名扶苏。

“扶苏!”桐桐反复念着这个名字:扶苏,香草佳木,枝繁叶茂之意。

其实,嬴政取此名跟世人为孩子取名为’荣‘’蔚‘、’蓁‘、’芃‘、’菁‘、’芊‘等字为名并无不同,就是希望孩子的生命力旺盛,他能健康长寿,一如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此心态,跟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疼之爱之,却无言语可述之。

这孩子究竟是不是历史上那个扶苏,她不得而知。但不管是不是,这个孩子都是嬴政的长子。

可长子便一定是太子吗?

未必!嬴政未曾册立皇后,此便意味着无嫡子。

无嫡子,扶苏便是继承人,嫡长制便是这般规定的。

想到此处,她面色复杂:若嬴政有满意的继承人,他真的不会册立皇后吗?

所以,究竟是他真的不需要皇后?还是满意扶苏,不想给扶苏设置障碍?亦或者,嬴政在择继承人,未立太子,从众子中选一继承人,而后册封其母?

桐桐不得而知!

是嬴政骤然驾崩,使得一切都走了样子。

而今,嬴政若无意外当长寿!不求多的,便像是嬴稷一般长寿,扶苏都已不具备竞争力。除非扶苏有子极为出挑。

所以说,现在说培养扶苏,当储君去培养,这倒也不用这般刻意。

她把怀中的孩子还给他的母亲,回寝宫之后,她叫人取了竹简。从不雕刻此物的她,开始用竹简刻字。

雕刻上日期,而后写上今日之事:大王重长子,赐名扶苏,盼长公子康健寿长。

刻好之后,她叫蜀生取了箱子,给箱子里又绑上一根根绳索,而后将这一片竹简吊了上去。

蜀生不解:“殿下这是作甚?”

“父母爱子女,其情质朴。然大王将为天下之主,万民待哺育,无法如其他父亲一样,给予公子公主们许多陪伴。时日愈久,疏离愈深。他们不知他们出生时,他们的父亲是何等样期盼和欢喜。

因而,我需得帮他们记着。情之一物,在于天长日久。等公子长大了,我便将此物交于他……”

假使有一日父子对立,打开箱子,而后再站于你父面前。

你是愿意相信你的父亲,还是愿意相信别人。

父子之亲,在于维护。他哪怕错了,你也当维护,此为父子。

又一日,嬴政捎信回,许多国事之后,信的末尾顺问了一句:扶苏安否?

桐桐将此事刻竹简记之:大王于阵前,尤忧扶苏之安!安否?安!安!安!甚安。

嬴政拿着家书,笑声朗朗。初为人父,欣喜莫名。

阿姊于信上尽述扶苏之事,吃乳、入恭,便是此等小事,读来亦是兴趣盎然。

他将信纸合上,再次看向舆图,心境竟是有些变化。

蒙毅问说:“宫中可安?”

“安!”嬴政看向帐外,怅然道:“阿姊之爱人,其心赤诚。寡人从未见如阿姊一般会爱人者。”

会爱人?何意?

“于家,敬尊长,守孝悌,慈子侄;于国,尊君王,敬同僚,怜黎庶;于敌,尊其国,敬对手,悯其民。”

嬴政的手放在舆图上,“此皆为爱!一如为韩国子民以身涉险求种子;一如对魏国,围而不攻,所思所想不外是将士思乡思亲,庶民无以御寒取暖。

君不慈,未曾念及将士,是为败;君不爱,不知庶民之疾苦,是为败。

阿姊此为仁乎?仁!此为义乎?义!能以仁义,此为爱。”

蒙毅:“……”所以呢?

“所以阿姊无往而不利,攻伐之下,未有恶名。”嬴政看蒙毅:“若此为手段,此手段才最为上乘。”

嗯!然后呢?

嬴政在舆图上点了点:“传令李信,攻平舆后,主力转道儿蕲南,留一路佯追,按原计划去陈诚。

传令王翦,攻到寝,主力转道焉郢……”

蒙毅:之前不是说李信将军率军在陈城全歼楚北人马吗?而今突然下令,转道蕲南,岂不是南辕北辙,正好与之背道相驰。王翦将军所率人马亦然,像是在相互追逐,可却能叫敌我不碰面。

嬴政摆摆手,叫蒙毅去传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