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秋叶胜花(27)一更(第2/3页)

对!有什么问题吗?

桐桐:“……”这都收到四十年之后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十年后,这得是一九八三年了。

她默默看小胡子,小胡子一副你个妇道人家没见识的样子,“在川省,有些地方已经收到民国八十五年,还有收到民国一百多年了。要是按西洋纪年法,差不多就是2050年。咱这边有些税收到一九八几年,已经很好了。”

桐桐:“……”蒋最后跑到湾湾,他跑了,但他欠着百姓的税呢!且欠了很多很多年!

小胡子就说:“那么久的时间,你说,你这不用大洋结算,纸币到时候不值钱了,咋办呢?咱就得把这一部分给折算进去。”

所以呢?法币是多少呢?

“这可真不是乱收的!去年,一美元可兑换法币二十元,今年呢?一美元可兑换四百五十元。三八年之前,法币一元能买的东西,现在只能买到三八年时半分钱能买到的东西。”

不过五六年的时间,法币贬值了二百倍。

小胡子划拉了一个数字:“交一万四千五百法币,就可以了。”

桐桐:“……”

边上还有补充:“给个整数,一万五。你地上铺的草席也没有纳草席捐,房屋翻修,也没有缴纳赋税……这些都不细算了,给一万五就行。”

然后一万五就这么没了。

这个钱一缴,家里的法币就算是清理完了。之前坚持不懈的买粮食,消耗的都是法币。以后坚决不要法币,这玩意能坑死个人。

这些人一走,桐桐重重的将门关上。对于自家而言,都觉得这个价高了,这要是普通人家,就问,谁负担的起。

鸡鸭羊,照这么收下去,早超出他们自身的价值了。

什么叫不堪重负?什么叫民不聊生?这不就是吗?

不收税,小农经济,除非大天灾,否则一般都能活下去。就怕这样的,种的不够交税,养出来比买的还贵。当然了,卖给大户人家也就贵,可这个饲养成本太高,养不起呀!

毕竟,草得交税,麸子得交税,过路得交税,屠宰得交税,便是意外死了也是税,这可不就要了命了?

当然了,要是拿点钱贿赂收税的人,能省下不少,这些人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可这样的人,就不能那么打交道。

你贿赂他,他觉得你巴结他,那自然就高人一等,觉得随时可以欺负你一下。

你威压了他,他才会怕你,反过来巴结你。

所以,今儿莫说是一万五的法币,便是五十的大洋,她都会先出的。

还有,之前也没上门了,他们是听谁说自家养着羊,养着鸡的?她这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不等那些收税的走远,她就从家里出来了。

然后抱着儿子带了俩闺女,“走!跟娘走。”

右手抱儿子,左手牵小女儿,大闺女拉着衣服后摆,亦步亦趋的跟着。

她跟金枝道:“以后谁欺负你了,不许跟闷葫芦一样。”

金枝懵懵懂懂的,睁着大眼睛看。

桐桐一出门,就雄赳赳气昂昂的搁在巷子里骂街:“……盯着姑奶奶干什么?就你长嘴了?就你听的见鸡叫?看不顺,你倒是站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呀!背后来这一手,打量谁好欺负呢?”

自家买的是边户,是大户人家最西边的一溜,人家的门朝南,那大户的门太阔,要是门也朝南开,难免被比的小家子去。

于是,当时不是朝这西边开了门嘛!朝这边开门的就自己一家。

出门后拐过来,这才算是进了原本的巷子了。

原来的大户人家已经回乡了,他家的正院卖出去了,但好似一直也没人住过,也不知道卖给什么人了。

最东边的马厩之类的,窄窄的一溜,只有半个院子宽,房子一盖,只有一过道可走,这地方划出来,又卖给另外一户。

桐桐留意过,这家男人好似是哪个衙门里当差的。具体的还没传出来,因为搬来的时间太短了。

能住这边的,多数家境还都过得去。前面三个巷子里住着的都是警局当差的,房子不咋好,小门小户。但住了这么久,也没人来收税,可见人家没多嘴。

那住马厩的那一家,搬来才三五天,结果就有人专门来收税来了?

那这事能是谁干的?

巷子里还坐着几个女人在树荫下拉家常,东家长西家短的。结果就见桐桐一边叫骂着一边朝这边拐过来了。

王友良的媳妇朱翠还扬起笑脸:“哟!您这是咋的了?”

桐桐朝着马厩那一家看了一眼,这才大声道:“你们给评评理,就说缺德不缺德!大家挨着住,以后几辈人都在这一片,都和和气气的多好呀!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给我来这一下。你们知道收了我家多少吗?一万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