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豪门风云(7)一更
“……小时候我祖母卫念华女士教我念’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她所出生的年代,国衰兵弱;
她的青年时代,祖国正在经历倭寇铁蹄践踏。她曾与许多心系祖国的华人华侨一起,为募捐之事四处奔走,她的梦里,金戈铁马,报国之志未灭。
我的父亲林荣冶先生,他出生在一九五二年,那时国家新建,百废待兴。他求学时,遇到了我的母亲孙美琳女士。我母亲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曾下乡插队,做过知青。
所以我知道’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知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我知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也因此,我感受到了’只争朝夕”众志成城‘之下的决心。我从决心里看见了’日月新天‘的将来。
我父亲说,瞒人之事莫为,害人之心莫存,有益家国之事虽死莫避’。他告诉我说,世界的未来一定在东方。所以,不管外界如何纷扰非议,当坚定其心。在事关华夏民族大义的事上,不该左顾右盼,不该蛇鼠两端。
因而,作为后人的我,回来了!若能为振兴祖国尽绵薄之力,当义不容辞!”
说完,她朝后一步,深鞠躬。
此刻,台下的掌声持久而热烈。
黄献:“……”他跟着其他人一起起身,一起鼓掌,他觉得闹不好这次是闯了大祸了。
小姐这说的都是些什么?
全世界都在唱衰,如果不顺,战火都可能重燃,你却说不管如何纷扰非议,都得坚定其心!
这不是瞎掺和是什么?
你知道林氏一动荡,莫说亚洲了,整个世界都会跟着晃一晃的。
什么叫做事关华夏民族大义的事上,不该左顾右盼,不该蛇鼠两端?
华国的事与林氏有什么关系?你这不是站队是什么?
林氏只是商人吗?林氏没有支持的新国政要吗?林氏在新国当然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林氏的当家人也绝对不只是商人。
四爷坐在台下,嘴角轻轻勾起:林鼎山该把他的某个儿子推到前台,当这个‘当家人’了。
要不然,他破不了这个局!
黄献处理完事情,晚宴都没有参加,直飞新国。
他有录像,放给老先生看,在平康小姐出现之前,他先简略的说了一遍,而后道:“……现在,华国的媒体上一定在大肆报道这件事。我飞回来之后,已经打过招呼了,不让国内的媒体报道此事。”
林鼎山坐在沙发上,看向屏幕。
屏幕的女孩从容淡定,贵气十足,她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以华国人的言语方式在阐述她的观点,表明她的态度和立场。
她的演讲里提了四个人,三个都已经故去了。但她没提!没提一句她的不幸遭遇。而这些事,不特意说,华国又有多少人能知道?
自信坚定,态度明确,这会叫人多想的。
本来只想着她用她自己的钱,小规模的投资就行。但现在嘛,怕是华国有人会主动积极的争取林氏过去投资。
此时,怎么表态呢?
情况不明,当然不好过早表态。
黄献低声道:“若您推辞,将来若真是如大少爷预料的……那便是锦上添花,比不上而今雪中送炭;若您答应,若是真出事,国际形势一变,林氏只怕要伤筋动骨。”
林鼎山不停的念叨着:“其实,荣冶所说,世界的将来在东方,这话我是认同的。”
“那您的意思是……”
“因家中遭逢祸事,我心郁难平。叫荣光暂理吧,我想休养一段时间。”林鼎山说着就又道:“叫荣光回来一趟。”
“好!”黄献就问:“那您看……平康小姐那边……要不要做公关,有些报道大可不必。”
林鼎山看他,然后摆摆手:“随她!”最朴素的道理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两头下注总比赌一头保险,况且‘烧冷灶’一旦赢了,赢面就极大。
怎么都不算是亏的局面,为啥要去阻拦呢?
黄献就懂了:如果华国有人来接触,那就热情周到,处处回应,事事拖延。不拒绝,也不动真格的。由着平康小姐小打小闹,除非局势明朗,否则不多走一步。
他说:“我这就去安排。”
“林荣光?”林荣年放下电话,起身就往出走:“备车!备车!”
她下楼的脚步匆匆,丈夫李周升晃着酒杯抬头看她:“你去哪?”
“你在家?”林荣年轻笑了一声,没看对方直接从他面前路过:“这倒是少见了。”
“回娘家?”李周升跟着对方的视线转,见妈姐拿了鞋正给妻子换,就靠在吧台上说她:“是去看望岳父,还是因为林荣光要暂时执掌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