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豪门风云(138)一更(第2/3页)

会议开到八点五十,桐桐叫停了:“……可以了!都休息吧!回头等总部迁过来,再说。”

吉龙之前说了,总部高层……尤其是从当地聘用的,很多人确实都不太合适了。

桐桐就说:“那干脆就迁移总部吧。”一是确实得考虑家庭,有孩子的原因;二是,现在来说,工作不难找,能被林氏聘用,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优秀。但是,这样的人才,人家可不愿意离开沪市。

能在沪市找到好的工作,那可太有优越感了。

这些人中,现在在找下家了,然后也确实是陆续在辞职。

林氏来投资,这才多久呀?很奇怪,外企一旦进来,就会被本土化。讲关系,走后门,各种报销来路不明的费用。

吉龙发现,他们在外面吃饭花了一千七,但可以以招待客户的名义报销。而这家店的老板很神奇,花销一千七,他们可以问:“写多少?”

意思是就是:你要报销的话,我给你填多少钱合适。

然后他就亲耳听见自家这边一个经理说:“两千七百三十五……不能太整数了。”

就这么着,一千多块钱就这么凭空的没有了。

不仅能白吃白喝,还能赚一笔!

留吉龙跟那些人混了一周,他交上来长达四十九页的小账本。在他看来:“都该踢了!什么玩意。包括从新国原总部派来的总管,都该给踢出去。”

桐桐点了点那账本:“这可都是你舅舅的摊子。”

吉龙:“……”那也得是:“公是公,私是私吧。”

当时是这么说的,可一出去,吉龙就冒汗: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考核?这位大小姐用自己考核别人,同时也是用这些人来考核自己,看自己到底可用不可用。

当时大小姐走的时候,言语殷殷,说笑一般的委托给自己大事。自己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道考题。

桐桐面前摆着小账本,这是吉龙收集来的。

另外,她还请了三家公司对大华区总部进行调查。

将这些都交给麦瑞:“汇总,然后跟律师沟通,哪些属于违法的,全都列出来,要起诉。”

麦瑞:“……好的!”

公司得改名,林氏零售彻底改名念华。反正在大陆的所有超市,都是以念华为名的。这个名字当时并不是自己定的,而是念华学校的名字被大家所熟知,太有知名度了。

于是,哈迈在跟林鼎山商议之后,决定用’念华‘这个名字。这可以省去很多广告宣传的费用,而且,一个捐学校的,对华国有情怀的企业,大家就都会有好感。

很快,念华超市几乎成了城市里的地标。找地方都会说,距离哪条街的念华超市多远,或者是在念华超市的哪个方位。

公交车站,站牌以念华为名的也很多。

’下一站,念华超市!‘’念华超市到了,请下车。’

知名度能快速的打开,与桐桐早前造势和她坚持用那座山换的钱回来捐赠学校有直接的关系。

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更名念华集团好了。

这个集团现在缺一名执行总裁,她不打算从新国聘用,而是直接在国内找一位。

她自己的事务太多了,只想确定大方向,有人能创造性的执行就行。

这个人选特别不好找。

结果这天都要出门了,有快件被送了来,是邮政的。

老霍打开了,里面是一份手写的简历。

检查了一下,确实没问题,才给递到正围围巾的大小姐手里:“这一份简历。知道您住这儿的人不多,能寄来……”

桐桐接过来看了看,然后就干脆不走了:“你打上面的电话,我见一下这个人。”

电话拨过去,那边说十五分钟后就到。

老霍专门去外面等着,结果等来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拎着个黑色帆布包的中年女人。对方将黑色的围巾往下拉了拉,然后朝老霍笑:“你好,我叫韩弘道。”

老霍上下打量对方:“请进,林董正等着。”

桐桐看见进来的韩弘道也愣了一下:简历上没写性别。

她起身跟对方握手:“我是林平康,请坐。”

老霍主动伸手,“羽绒服给我,屋里有点热。”

韩弘道把外套脱了,里面的羊毛衫已经明显起球。

桐桐递了茶过去:“我很意外,你从哪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住在不远处的胡同里。”韩弘道大大方方的指了个方向,“我家就在这里!这个房子卖出去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我观察过这宅子,也看见过林董上下车,所以,我猜您应该是长居这里。

我原先在体制内,后来下海了。创办过企业,赚过数千万,被骗了;后来借了几百万,创业,三年赚了七千万,前年被合伙人给坑了,不仅钱财没了,还入狱一年半,才出来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