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红宇琼楼(7)三更(第2/3页)

而张友士给他儿子捐官,这就证明家中有些家底,就凭这关系网,这捐官的事必成。若是这样,家中的女儿嫁过去,便有诰命,难道不是一门好亲事?

桐桐嚼着口中的肉,好像还真没有反驳人家的理由。

金达那边又说:“母亲若是觉得尚可,儿子就托舅兄帮忙引荐,先结交一二看看其子性情再做决断。”

意思是之前选的那些人家,还是作罢吧。与其嫁入寒门出身的小官吏人家,就不如选这一家。

老太太点点头:“婚事你们夫妻商量着办,看好就好!咱们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中未曾叫孩子们受过一日苦楚。你考量的也对,太过于贫寒,两家难和谐。”

正是!

桐桐就觉得身边的大奶奶张氏夹菜的筷子一顿,本是要夹豆腐的,结果却夹了鹿肉,塞到嘴里了。

张氏是牙不好,时常右边面颊肿胀,吃饭菜自是挑拣软烂些的。而大太太喜欢吃肉,做儿媳妇的不吃肉,在大太太看来大概是因为自幼便吃不起,偶尔得肉食,也轮不到她吃,因而,难免小家子气。

桐桐便夹了豆腐,又给张氏夹了一块,然后低声吩咐站着的丫头:“将冻豆腐再拿些来,大奶奶牙疾发作,今儿的鹿肉筋多,我也嚼不烂。将它撤下去,回头卤了吃。叫厨下剁些肉泥,一会子我与大奶奶汆丸子吃。”

是!

大姑娘忙将鹌鹑蛋捞起来放在大奶奶面前的碟子里,“我是知道的,说疼就疼,说不疼就不疼……难缠的紧。”

张氏带着几分赧然:“当真就是如此!才还好好的,说疼就疼上来了,一闪就又过去了。”

用了饭,时日不早了,便都散了。

出来的时候天又飘起了雪,小曹氏一路叽叽喳喳,“这么好的日子,该饮酒的。姑姑,今晚许我们温些酒吧……”

“刚回来,不累么?”曹氏不许:“都早早的歇着吧。”

金迩就说:“小酌几杯而已,关着门自家喝,喝醉了就睡了,有甚妨碍!”说着就跟大儿子说:“两人不得过半斤,无碍。”

金锐只笑:“是!父亲,我看着呢。”

曹氏回头瞪了小曹氏一眼:“胡闹!”

金迩又说坠在最后的小儿子:“你们不可饮酒,三年内都不许饮酒。”

“是!记下了。”

曹氏回头说二姑娘:“你们父亲既然答应了,那也许你饮一盏葡萄酒,不可过量。”

金玲忙应了:“是!”

大太太听着朝西边去的二房你一句我一句,再扭脸看向老爷。

老爷说:“太太早些歇了吧,我去前院歇息。”

大太太‘嗯’了一声,未曾阻拦:“已经吩咐美芽、美叶备下热水了。”

金达未言语,转身走了。

大太太带着孩子们回屋,先说女儿:“回去歇着吧。”

等女儿走了,又说儿子们:“该科举用功,给你们成亲,是为了叫你们收心的,不是叫你们整日里在内帷厮混的。”

金铮躬身拱手:“母亲教训的是,儿子知错了,这就往前院书房去。”

走的时候拉弟弟,金钟却嘀咕道:“成亲自然是为了传宗接代,繁衍后嗣的……不在内帷,母亲何日能抱孙子?”

将三奶奶刘氏臊的满面通红,眼看就要哭出来了,他才被他兄长拉出去了。

留下刘氏站在婆婆面前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大太太将刘氏打发了:“回屋去吧!千万记着,敦促丈夫读书要紧。他得了功名,自有你的好处。一味的留他在内帷,这不是正头娘子的做派。”

刘氏应诺,低着头逃也似得疾步出去了。

等人都走了,大太太看向大奶奶张氏:“你嫁进来几年了?”

“四年!回婆母的话,四年了。”

“四年了,无所出……倒也不急。”大太太坐着上面,看着儿媳妇,“可这四年,你也该学会大大方方处事。在家中做奶奶的人,想吃什么都不敢要,这家里何曾亏待过你?”

张氏忙跪下:“婆母疼爱,何曾亏待?是儿媳愚钝……”

“你这般模样,高朋满座中你可敢言语?假使有一日,你随着男人去任上为官,你可能应酬来往?”

张氏:“……”

“你在闺阁上尚有贤淑之名,怎生进了家门,却全然不同。”

张氏:“……”她将头埋的更低,眼里有泪不敢掉。

大太太看见就生气:“你起来吧!谁家晚辈动辄下跪,趴在地上像个什么样子?”

张氏起身,踉跄了一下,这才告退出去了。

李婆子赶紧递了金银花茶过去:“有些燥,喝这个正好。”

大太太叹气:“张侍诏在翰林院几年了?”

“八年!”

“八年了!”大太太叹气,“九品官做了八年,怎生就升不上去呢?原指望靠这个岳家提拔,能给铮哥儿捐个官,谁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