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红宇琼楼(9)二更(第2/3页)
“吃饭!先吃饭!”
饭菜上来之前,银翘拿着湿腰带来了:“红梅!还是一枝红梅。”
桐桐心里有数了,大户人家的丫头衣裳都是统一的,一等丫头一个色,二等一个色,又是混居着。这衣物怕混淆,很多人都绣上一些标记。
腰带和帕子上绣的红梅和荷包上的图样不是一个人绣的,技艺明显粗疏了很多。跟缝制的腰带针脚都不同。
这只能说明,这梅花的图样是腰带的主人自己后来加上去的,为的是与人区别开来。
所以,这个婢女,一定跟梅有关。名字里带梅?生在梅月?或是喜欢梅花?
四爷在摆弄那些原本该放在荷包里的金瓜子银葫芦,物件太小,上面的不是字体,而是一种徽记。
他递给桐桐看,桐桐细看之后便又装回荷包。
净了手,吃了饭,一行人上路之前,买了纸钱先去了那一处坟茔,给这主仆二人烧些上路钱,“安心吧……会找到的。”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找到真凶,替你们报仇,了结我们之间的因果。
耽搁了半日,这才重新上路。
金家在京城也有宅子,宅子不大,留了个瘸腿的老仆照料。赶了半日路,晚上就在宅子里歇了。
其实,要查还得从进京甄选的秀女中查,先打听到这个名单再说。
第二天一早起,也不叫外食,干脆去外面的食肆去用饭。
用了饭,便去茶楼坐着,这里消息灵通,总能打听点有用的消息。
宫中的事在民间向来被津津乐道,更遑论秀女进宫后,谁是什么位份,这都是大家所争议的。
两人坐在喝茶,听这些议论之声。
“……为皇子选妃,听闻东宫进了四人,各个出身高贵……”
“听闻荣国府有女进了宫,怕不是要做侧妃?太子妃身子不好,听闻是不大好了,这侧妃将来可就是正妃了……”
“未必!”另一人压低了声音:“你们有所不知,若要册封侧妃,轮不到他人,只一人合适。”
“谁家女?这般尊贵?”
“你们可知永昌驸马?”
“这谁人不知?”
“永昌驸马甄应良乃江南甄家子,十七岁尚永昌公主,次年公主生一女,可惜生女时难产,公主薨逝。此女自幼养在甄家,却是当今万岁的亲外甥女。此次遴选,此女亦进京,且已入宫。只这番出身,这侧妃之位,他人岂能染指?”
“哎哟!那这皇上是亲舅舅,皇后是舅母,甄贵妃乃是亲姑母,此女之地位,稳矣!”
“正是,若是如此,他人可还能出头?不论是贾家女,亦或者江南其他豪族,焉能与此女争锋?”
“只是不知此女样貌如何?”
“听说貌若天仙,神仙妃子……”
“这么说,甄家又要出一位太子妃,将来的皇后?”
“嘘!这话岂敢瞎说?”太子妃只是病重,并非薨逝,“言辞还需谨慎!需得谨慎。”
四爷就起身,叫小二给那桌上一壶好茶,然后这才凑了过去:“小子第一次出门,听见诸位长者说的热闹,可否凑近一听?”
众人哈哈就笑:“若不嫌弃粗鄙,只管来便是了。”
四爷留桐桐单独坐一桌,凑了过去,跟这这几人坐一桌。他问说:“永昌驸马是否已另娶,算起来,公主已经薨逝十数年了。”
几个人神秘一笑,点了点这个年轻的小子,真是会问:“另娶倒是没有!只是此子风流,在尚公主之前,据说房中就有数人伺候。公主去了之后,房中当然不空。只是不娶自有不娶的好处……”
四爷了然的一笑,不娶就是驸马,一直是驸马。
他又问说:“不知,永昌公主是否为当今陛下的胞妹?”
“自然不是!”这人就说:“公主出身并不高,生母只是一贵人,丧母之后,在太后身侧养过两年。”
四爷颔首,朝桐桐看了一眼:所以,宫中许是会赏赐,但应该不会有人想起,而后给予更多的关照。
甚至于宫里人都未必见过公主生的女儿。
甄家在江南地位特殊,乃是帝王早年放着的眼线钉子。为了笼络臣子,而后下嫁公主不失为一个法子。
东宫太子妃病重,此次遴选十分要紧,此女身份特殊,入选概率极大。
只是……若桐桐的原身真就是此女,又为何换掉?是甄家做主的?还是单纯的私下争夺?
比如,此女带了媵女也是甄家的小姐,她单纯被这个媵女给害了?
桐桐摇头,不是后者,一个媵女干了这事,船上那么些人,她怎么掩盖?这就不是临时起意的事!
除非有别的缘故,叫甄家做出这样的选择。
比如,此女本不欲进宫为太子侧妃,一旦进宫求旨,难道皇帝作为舅舅,会勉强这个外甥女?太子又不是娶不到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