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红宇琼楼(33)一更(第2/3页)

这年例送来,赏赐给上下诸多之人,上至小官小吏,下旨宫婢内侍,皆大欢喜。

今年该送未送,身为掌管宫务之人,却不该问,不当问,不能问。

太后看了甄妃一眼,这是伸手要协理后宫之权呀!她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甄妃便笑着起身告退:“臣妾也盼着您康健清宁。”

太后笑着点头,未曾言语。

等人走了,太后才问:“福佑出宫了?”

“是!给皇后请安之后,便出宫了。”

太后转着手里的佛珠:“你亲自出宫给福佑送赏赐,今日与甄妃所谈之事,可告知福佑……”

桐桐一边暖着手一边听着,而后便明白了,太后想叫自己顺道去办此事,而此事又是个不能喧诸于口的事。

她点头:“我明白了!今年天冷,路上不通也是有的!想必年前必能送达。”

内侍便笑了:“郡主说是那便是了,奴婢告退。”

桐桐看了廖嬷嬷一眼,廖嬷嬷亲自去送人,给了打赏。

人送走了,桐桐叹气。所谓的年例,是指往年年底,皇商给宫内进贡的那一份,不是钱财,而是宫中所需之物,采买了送来孝敬的。

甄氏管理后宫的时候是如此,可换成太后了,皇商今年并未按时送来。

往年上上下下都能得许多好处,今年突然没有了。

这不是冲着太后,而是冲着皇后来的。太后年纪大了,精力必然不如从前。

皇后并未有大错,无宠无子,三王之乱早于过去,时过境迁了。

难免的,太后便将一些后宫事务委托给皇后。皇后隐在太后身后,这事甄氏岂会不知?

知道了,心中自然不忿。

太后不想因后宫事牵扯到前朝,她需得叫人知道,皇上是信任甄家的,甄妃依旧是甄妃,后宫事后宫毕,不与其他相干。

此事牵扯到皇商,而江南最大的皇商正是薛家。

薛家的当家人死了,薛家分家了,薛家而今的当家人是薛蟠。

这个薛蟠,老寿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甄氏的话他还真听。回头宫里让你采买,偏不给你结算采买的大宗货钱,你又当如何?

太后是不知道外面的事,这才处理的谨慎了些。等打问清楚了,回头就断了你的货款。

要么,你别要皇商的名头了;要么你就使劲给我往里垫付,再看看你家有多少金银能填皇家这个大窟窿。

知道要办什么事了,她压根就没太把这件事当事。

收拾行李,跟金家的人又聚一起吃了一顿饭。

也不管天气好坏这就得抓紧时间上任了。

走的这一天,落雪了,河边也都结冰了。亲朋好友一直给送到船上,才站在码头上挥手作别。

桐桐裹着斗篷站在甲板上跟岸上的人挥手作别。

这一去,该是三两年难回京城一趟。

直到码头远了,两人的身上也白了,四爷才拉桐桐:“回船舱!”

自通州而下,一路往南,想按时到达任上,这一路便不能停。夜宿码头这是休想了,昼夜行船之下,时间怕是刚刚好。

平日里,也只有遇到大城才稍作停靠,采买一二路上吃用而已。

七日之后,到达扬州。

到了扬州,距离姑苏就不远了。

柳平带人下船去采买,桐桐难得的出来,站在甲板上四处望望。

四爷在里面未曾出来:“码头繁忙,看上去尽皆船只,无甚可瞧的。以后有机会再来扬州看看……”

桐桐‘嗯’了一声,看向了边上的一艘官船,船身上写着大大的‘林’字。

等柳平回来,桐桐不免问当地前来送货的货郎:“那‘林’是谁家的?”

“巡盐御史林大人家的。”

桐桐恍然:“林如海林大人?”

“正是!”

“那船这是要去哪里?”

“林大人岳家可是大有来头,乃是京城宁、荣二国公府。年节将至,林大人必是给国公府送年礼。”

“这般多?!”

“烜赫人家,难免!”这货郎十分健谈:“每月皆有林家船只北上。”

“那这两府……果然是人口众多,人多事多!”桐桐说着,就看到林家的船上出现了一个身材修长,面如冠玉的年轻男子,那男子一双桃花眼,很是有些风流倜傥。

桐桐瞧着面善,不免多看了几眼。

对方也上下打量起桐桐来,看不见容貌,但这身段必是一窈窕佳人:“旺儿,去打探打探,谁家有这等女眷?”

桐桐眯眼,看清楚了对口的口型,也解读出了对方说了什么。

她顿时便知道了,这是贾琏。

是他呀!她顿时兴趣缺缺,转身回了船舱。

看着船离开了,贾琏顿时可惜,看着旺儿跑来,便笑骂道:“佳人已走,何处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