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红宇琼楼(53)一更(第2/3页)

四爷就被叫了过来,他扫了一眼棋盘,棋盘上两虎相争,争执不下。四王正在捡棋子,有条不紊,不急不躁。

三王看着这小子:“此次声势极大,然案子办到什么程度,却得深思熟虑。”

四爷点头:“听凭王爷吩咐。”

“若是姑苏上下皆被治罪,接下来你就会成为江南官场的公敌。此次你有功,不若本王举荐,你去……”

四王:“……”对!确实是如此:“你会很遭罪,真不怕。”

四爷没言语。

三王点了点头:“好!”能杀出来的是狼,一扔骨头就摇尾巴的是狗。这小子一身犟骨头,虎狼之辈也!

四王看了对方一眼,安抚道:“当然了,你也莫要怕!王子腾许是很快就会履历江南。”

四爷:“……”王子腾?

三王问说:“可知王子腾?”

“自然!”

第二天回去换一身衣裳,桐桐还没起。

四爷一边洗漱,一边跟桐桐说这次的事,几乎是案子还没审,这案子挖到什么深度就已经决定好了。

桐桐听懂了,裹在被窝里打着哈欠道:“本来是一头狼领着一群狗,而今是要将狼拴起来,再多给狗一些肉骨头。

而后江南的局势就会变成,拴起来的狼和张狂起来的狗两方相争厮杀,谁输谁赢都不重要了。两败俱伤,混战结束,只管打扫战场便足够了。

四爷:“……”理是对的!但话是一如既往的糙!

甄应嘉就是要栓的狼,王子腾就是马上会张狂起来的狗。

桐桐叹气:“这二位王爷也是高端呐!此次不杀狼,只拴住狼……”这就是阳谋。

你可以说他们给了太子机会,只要太子主动把已经拴住的狼给宰了,那狗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后,太子出面,收拾江南残局,那他的太子之位就是稳的。

反之,太子要是不信任皇上,不主动砍掉左膀右臂,那这就是不顾及大局,不顾及天下。如此,他就是不合格的。

太子经营的江南之地,就会因为王子腾的加入而混乱起来。

此时,他必然觉得危机重重,太子之位不稳。那之后,他会怎么选呢?等着被废还是奋起一搏?

桐桐低声道:“看来,想要换掉太子的……不止是你!”皇上那么想,三王、四王那么想,你也那么想。

你们都那么想,都等着看太子打算怎么办。甚至,依你们对太子的了解,都太知道他会怎么去选择了。

所以,这是个没有悬念的事!

四王八公不过是被推到了烈火烹油、繁花着锦的位置上,对危险毫无所觉!他们的败落是自己作的,也是早就定制好的!

限量定制,废物利用,用完就……完了。

四爷把腰带系好,点了点桐桐:“走了!这案子很快就有结果。”

案子从抗税、拖欠税款开始,那便从此处开始审理。

这些人被羁押,而后因监牢意外失火而冲出了牢房。他们没有杀人,反而救了狱中醉酒的狱卒十数人,可见并不是要造反。

他们围住了知府衙门,是因为不堪重负。

将这些人带上公堂,一审问便知,百信所承担的赋税是朝廷所规定的两倍。

四王取了汇总的账目:实际上,朝廷近几年,从江南收上来的赋税中,除了盐税能按量缴纳之外,其他的就没足额过。

盐税虽则分期给,但总还是足额上缴了朝廷。林如海怎么做的,那不得而知。但此人坐镇盐课,从江南把赋税给了朝廷了,这就足够了。他就是被甄家勒索,但他把压力主要给到了盐商身上,百姓是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的。

如果盐的价格高了,百姓早闹起来了。只能说,林如海一边应付朝廷,一边为了太子和甄家跟盐商斗智斗勇,没误了事。

而其他的赋税,比如,他们应该缴纳朝廷一万两,但其实只交给朝廷七八千两。可他们从百姓收上来的是两万两。

这两万里,有七八千给了朝廷,有四五千被太子给抽走了。剩下的七八千,被一级一级就这么给吞了。

从税口的帮闲一直往上,层层扒皮。太子和江南势力所得,竟然是朝廷所得的两倍。

结果是朝廷穷了,百姓穷了,就他们富了。

难怪他们都拥护太子呢,跟着太子升官发财,那为什么不拥护呢?

这笔账是很好算的,百姓缴纳了多少,账目上有多少,而朝廷只收了多少,这么一对比,中间那莫名其妙消失的钱,去哪了?

给朝廷的交不齐,总有理由的!不是遭了水灾,就是哪里的堤坝需要修缮,总也有个由头的。给堤坝上填两锹土,就敢说修了哪里哪里的水利,然后挪走八十万两。

四王将比对的账目甩在刘舟的脸上:“这便是尔等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