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红宇琼楼(63)二更(第2/3页)

周蓓乃儒将,上了战场,打了不少胜仗。

他的意思是说:攻入京城,太难了。

卢仁笑道:“大人醉了!正要说漕运之事。”

“漕运?”周蓓拿了酒壶:“那是秋后的事!今年的过了,距离明年秋后还远……”

而后又吹嘘起来:“昔年陪陛下秋狝……知道秋狝吧……秋后……铁网山……”

宫里那位一直有秋狝的习惯,除非特殊情况,每年必秋狝。秋狝之地,常会选择铁网山!他的意思是:漕运在秋后,秋狝在秋后。秋后可依靠大船运兵过去,再津城驻军配合,自津港杀过去,骑兵突袭铁网山,速战速决。

唯有速战速决方有胜算!

周蓓说着,灌了半壶酒,而后便人事不知了。第二天,他便病了,然后一直治不好,好似马上不中用了一样。

他上折子乞休,皇上准了。

贾雨村心说,周蓓必是因为女儿为太子侧妃的缘故,致仕了。这是不愿意掺和进东宫事里。

也因此,周侧妃在东宫战战兢兢。

太子却格外的体贴,这叫周侧妃尤为感激。

卢仁看着儿孙:“此事绝密,一旦泄露,万劫不复。”

卢文辉低声道:“祖父,此等大事,孙儿知道轻重。可江南并非铁板一块,稍有不慎,若被他人知道,该如何?”

谁?

“金镇!”卢文辉低声道:“金镇身边有高人,细推回去便知。此人神通广大,可高来高去,叫人防不胜防。金镇必盯着水利,此人受金镇指派,也必然盯着水利上的一举一动。船舶需得提前整修,人员需得调换,这般打的动作,怎么才能瞒的过去?”

“依你之意呢?”

卢文辉低声道:“若不能杀之,便需得设法将其逼离江南。”

卢仁皱眉:“一个小小的六品通判!”

“可他有密折上奏之权!他是皇上放在江南的眼睛。只怕他手里不是只有这一人,而是有皇家密卫可用。”

卢宝昌皱眉:“此人不缺钱财。”

是!

“女色无用?”

“那位郡主……非庸脂俗粉可比!”

卢宝昌哼笑一声:“男人的欢愉在于床榻之上,一个大家闺秀如何能与咱们家调教的姑娘相比。庸脂俗粉又如何?只要能上了床榻,便离不了了。”

“试过!”卢文辉摇头:“可此人谨慎,也曾在酒中放过药,可惜,对此人并无起作用。他通晓医理,此策不可再用。”

“那贾雨村可用?”

“贾雨村曾举荐此人,送此人高升,离开姑苏。甚至说,此人之能若在工部,必能有大用,但折子留中不发,未给回复。”

卢宝昌问说:“那若是……他不得不走呢?”

卢文辉不解其意!

“丁忧!”卢宝昌看向儿子,“此焉能不离开?”

卢文辉:“……”这岂不是要杀人父母?他摇头:“不可!父亲!他为眼线,那金家必在皇家监视之下。他们若无不轨,那监视便是保护。”

卢宝昌沉吟了一瞬,“那依你呢?”

“制造事端,调开所有人的视线。”卢文辉低声道:“这一年,要让江南变为多事之秋!他不是喜欢查案,擅长查案吗?那就让他查。”

谁来调开他的注意力?

卢文辉看向祖父:“当年……太子与袁氏的女儿……是谁助力的?”

“佛王?”

“佛王贼心不死,意图染指江山。可他们躲在暗处,用处实在有限。”卢文辉便道:“不若,请他们闹一闹江南!江南人心惶惶,朝廷也只关注奇案怪案,又有谁注意其他的事?”

“可——”

此事找上一所寺庙,里面的大和尚慈眉善目:“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而已……如何杀不得?”

“不可!莫要打草惊蛇。”一黄衣夫人虔诚的礼佛:“公子有交代,有一莲母,需得信女两百人,童男童女心头血可唤醒莲母,莲母复活,普渡众生!”

“阿弥陀佛!普度众生!”

这夫人寺庙极其尊崇,凡来进香,闲杂人等皆不可靠近。

此时,要走了。

夫人温和的与等候的百姓谈笑,逗弄妇人怀中婴孩:“好生可爱。”

“谢夫人!”

正是天冷的时节,四爷骤然忙了起来,三县一府,只这几日,便出了八起失踪案,失踪的都是五六岁到七八岁的孩童,男女皆有。

四爷将递上来的案子摆在一起:“蹊跷。”

他抄录了一份,叫柳平给桐桐送去了:处处奇怪,却也说不上是哪里奇怪。

桐桐真的在炖梨汤,被四爷送了一份东西回来,她接过来扫了一眼,眉头也皱起来了。她急忙问要出去的柳平:“爷呢?”

“在前衙!”

“请他回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