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红宇琼楼(71)一更(第2/3页)

只看金家嫁出去那俩姑娘,当真过的是极好的日子。

喧闹了一日之后,可算是散了。县尉夫人并没有走,而是住在了客院,在亲戚家小住。

史氏到底是陪着求了婆婆,看是否有合适的。

老太太:“……”实不愿管此事。

但还是问了:“亲家太太瞧中谁家了?”

其实县尉夫人看上傅试了:“……这位大爷,只一妹子。而今他当家,又有秀才功名,又有家资,为人也甚是活泛,交际是极好的。听闻他去年丧妻,我寻思着……倒也算是知根知底。”

是说一个年纪轻轻死了媳妇,此乃克妻;一个订婚死了未婚夫,此乃克夫。以毒攻毒,谁也别嫌弃谁。

老太太:“……”傅试?功利了些,又是续弦,“前头正头娘子留下两子……听闻家中老人甚是溺爱……”后母难做!

况且,世人对女子多有苛刻!傅试便是克妻,无人讲究;月娥只不过订过亲,第一个还只是病了一场,第二个本就病弱,如此死了,克夫的名声却得叫她背一辈子。

老太太诚心诚意的道:“亲家太太怎么糊涂了?史家本家就能做媒。史家乃是行伍出身,旧部极多,七八品的小校尉,择一相配的并不难。”

一则,武官再小也是官,有身份;二则,靠着史家,不敢错待了姑娘;三则,行伍出身不讲究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克不克的,他们身上煞气重,百毒不侵;四则,在京城中的校尉,不是侍卫就是侍从,不打仗,安生。

这诸多好处,真要去选,还能选一相貌人品俱佳的。

县尉夫人倒是听到心里去了,可从里面出来,史氏就道:“既然要本家出面,又不介意做续弦,那何故在旧部中找,没得辱没了身份门第。”

“那依照妹妹的意思呢?”

“之前王家的小辈进来请安,那是王家的哥儿王仁。”

县尉夫人摇头:“哪里高攀的上?人家成亲了。”

“他身边还有个小几岁的,乃是王家大爷从弟家得公子,之前恍惚见过,叫做王信。仁义礼智信……这个信哥儿,是小一辈里年纪最小的。那哥儿帮着照管王家庶务,去年丧妻。之前我未提,是因着不知道你不介意月娥做继室。”

县尉夫人:“……”这倒是也不差!

金家老太太提的这个,月娥是能过一辈子安生日子,可需得娘家帮衬,她得仰仗娘家。

小姑子提的这个,也好!

“我回去跟你哥哥商议。”

这一商议,史县尉便说:“皇上更信王子腾……”倒是对甄家稀松平常了。

县尉太太就道:“金家那四哥儿若无甄家提携,也不能升的这般快。瞧着也不至于甄家就倒了。”

“你懂什么!自家人查自家人才狠呢。”史县尉低声道:“王子腾若是取代了甄家,那王家得是何等的了得。我就说,妹妹还是念着家里的,提的这个婚事就极好。那个王信我见了,活泛,机灵,是个好人选。”

县尉太太也热心了起来:“只是……咱们这门第到底是低了些。”王信是王家近宗子弟,而自家只是史家旁支。

“这婚事,若是王子腾点头,必可成。”史县尉便道:“你央求了妹妹,请她出面给郡主送一封书信。当日金镇和郡主的婚事能成,皆乃咱们家成人之美。而今,不过是请郡主搭句话而已……”

这话告知大太太史氏,史氏啐了嫂子一口:“得亏你如何说的出这种话来?”

史氏就哭:“这也不过是给月娥脸上贴金,怕嫁进去叫婆家小看了去。不看我跟你哥哥的面子,只看在月娥的面上,捎带一封信过去也是好的。如何措辞,我这榆木脑袋你是知道的……全凭妹妹做主便是了。”

于是,在四爷接到圣旨,准备启程前往金陵的时候,也收到了一封家里捎带的信件。

这要动身离开了,桐桐就不能一直躲着不露面了。

她早甩了其他人,偷摸溜回来了。

四爷将信送到后面,把桐桐给瞧的莫名其妙。我这大事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你托我给你侄女和王家子弟做媒。

王仁是王子腾的亲侄子,王信不是亲侄子,而是远了一步,是堂侄。

这个人桐桐有印象,王熙凤因为尤二姐跟张华打官司的时候,叫了王信去处理。这王信是谁没交代,但从名字来看,’仁义礼智信‘,跟王仁是连着的,应该是本家兄弟,关系还不疏远。

而王熙凤能指使这个人,出了事了,叫来命他去吓唬对方,又给了三百两银子叫他去都察院官员私第打点。

而这个都察院的御史与王子腾相好,于是收了银子,捏造虚词,诬陷良人。

王熙凤能随便使唤王信,就证明年纪小,在王家的地位不如王熙凤和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