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红宇琼楼(80)二更(第2/3页)

“那不能!有外人的时候,我装的可好了。”

说的大殿里的人都笑了起来,三王妃还在说嘴:“您不信叫了那些诰命夫人问问去,谁不夸孙媳皇家风范……”

这边说着,那边又拉桐桐:“不过嘛,如今跟妹妹一比……”

“如何?”

“妹妹是皇室血脉,生来便像是该在这里似得。”说着话,手从桐桐的手上摩挲而过,愣了一下,再低头看桐桐的手:“……妹妹这手?”

摸武器总会摸出点什么的,但若是想让它滑溜起来,也极容易。她故意将痕迹留着,毕竟,人不能伪装一辈子。总有些时候会露出马脚,动作比别人利索,有时候是掩藏不住的。

金家人知道她会拿着木剑舞,四爷这几年也叫人知道他为了强身健体,在拉弓射箭。而这一次,他还用了。

桐桐赧然:“大病了一场之后,便知身体康健乃最大福气。因而,便常动一动。道家有养生之法,郡马求了张真人,拳谱、剑谱都有一些。

这几年日日不辍,若非总也因着头上的旧伤时不时头疼,其他的症候倒是没有。便是偶有风寒,一碗姜汤,捂着被子睡一宿,也便过去了。”

三王妃才拉着桐桐的手叫太后和皇后瞧:“瞧瞧,这可当真是下了苦功夫了。”

引得人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养生。

三王妃说:“多好的一双手,瞧着都心疼。”

四王妃浅笑道:“只要身康体健,美丑倒是顶顶不要紧的。”

正说着话呢,有宫人来报,说是太子妃遣人回宫,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问安。

三王妃和桐桐忙坐回原位,太后脸上的笑也收了收,“宣。”

殿外走来一女官打扮的女子,此女面若银盘,杏眼桃腮,乃一不可多得的美人。她面容亲和,叫桐桐都有了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仿佛曾见过。

就见这女子规矩的行礼,躬着身子:“太子妃娘娘遣奴婢来,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问安。秋日至,天渐冷。太子妃娘娘亲手做了针线,打发奴婢奉回宫内……”

太后朝身边的宫婢点了头,这宫婢便安排人,将带来的孝敬从殿外捧了进来。

两拖盆的东西,像是鞋袜等物。

太后只扫了一眼,便道:“太子妃的孝心,哀家知道了。天冷了,也让她擅自保重。宫内一切都好,她若安康,安家也便放心了。”

“是!”

皇后看了看针线,也道:“山里更冷些,保养便是,不用再做针线了。耗神耗力,对眼睛也不好。莫要为了这些个东西伤了身子,若是如此,便也说不得孝顺!”

“是!”

太后一摆手,身边的太监便道:“退下!”

这女官忙告退,而后一步一步小心的退了出去。

人还未出去,就听太后问:“这是谁家的姑娘?”能选来做女官,必有来处。

皇后低声道:“此女姓贾,出身荣国公府。”

桐桐朝大殿外看了一眼:她便是贾元春了。

原著上有那么一句,说’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可见,元春确实是东宫之人。

后来若是东宫坏事了,成了义忠亲王,而元春又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到了皇后身边,成了女官,而后用成了下一任帝王的妃嫔呢?

这个操作过程,挺难得。

细想来,元春岂是等闲之辈?

只凭着她现在跟在太子妃身边做女官,而不是留在东宫陪伴太子,就知道元春这每一步都在算计。

看太后和皇后的态度,对太子妃时不时回来请安的举动颇为不耐。但对元春,她们都有印象了。知道她出身荣国府,选进了宫,但是没往太子身边凑,却对太子妃忠心耿耿,侍奉在太子妃身边,不离不弃。

这是忠仆呀!

贾元春回望宫廷,一步一步的朝外走。

抱琴低声问:“姑娘,该回东宫一趟。太子妃有交代……”

贾元春看了抱琴一眼,再看看远处跟着的嬷嬷,压着声音:“今日宫中似是有事,不合适回东宫。”

又不回?

贾元春’嗯‘了一声,继续朝前走。

“那……可要悄悄回贾家,见家里人一面?”

贾元春眸光暗淡,问说:“回去……老爷该斥责了。不用心服侍,便是大大的不该。若是老太太、太太问起来,我当如何答?”

抱琴:“……姑娘?”

贾元春深吸一口气,轻笑了一声:“莫说这些了,多说无益。不出人头地,如何有颜面见家人?”

是!再不提了。

贾元春又回望一眼,问抱琴说:“听太太说,家中跟郡主有些瓜葛?”

“是!金家大太太乃是史家女,金探花与咱家大爷有交情……”

这样吗?贾元春心说:姑父虽位极人臣,但内宫之事,依赖不得。倒是郡主得后宫宠爱,说得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