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红宇琼楼 (91)(第2/3页)

贾元春:“……”不是我蠢, 是你疯了, 异想天开。

“太子败了, 我与他在冷宫中圈禁……而后呢? 我的娘家再也不得翻身了,朝廷会防着,再不肯信任。一代两代之后,便也只是小户人家,再不复当年。凡是跟我有瓜葛的,尽是此命。我活着, 宫外的人却再也过不好了。”

贾元春:“…”而今便能过好吗?

“但也不会更差,再过十年, 二十年,事情过去了,他们依旧会被起复的。”太子妃就道:“皇家要脸, 皇上不昏聩, 圣上知道我娘家无辜, 不喜是有, 但绝不会因此而降罪。”

她指着食盒:“你来了,拎着这个来了, 我便知道,我需得为太子殉情。我是殉情而死,不是因罪而亡。我之罪若不能公开,又凭什么治罪我娘家? 因此,便是走到了绝路, 可也给我娘家换来了别的契机。”

贾元春有些意外的看太子妃:“受教了。”

“正如张宠妃的娘家,那些旁支而今不也站立朝堂? 只是你们贾家太过功利了些,你那大伯母若是活着,皇后定会召见的。“太子妃就笑道:“你在皇后身边做女官,为奴为婢,皇后对你不假辞色, 为何?”

贾元春:“……”原来如此! 皇后身边绝非久居之地。

太子妃弯下腰,看着贾元春的眼睛:“有句话, 替我带给西安郡王妃。”

贾元春心如鼓捶, 没敢说话。

太子妃嘴角一翘:“……是福佑郡主坏了我的事! 她很凌厉, 很聪明。别因我死了, 便记恨郡主! 反之, 与郡主交好……大有裨益。”

贾元春点头: 既然并非什么遭人忌讳的话, 那传话也无碍。

太子妃摘了手上的镯子,套在贾元春手上。

“娘娘……我……无功不受禄。”

“自此, 无人给我烧香祷告。你若收的不心安, 记得给旧主祈祷往生便罢了。”

贾元春便真的推辞不得了。

太子妃摘了头上的簪子,递给贾元春:“将此物赠给郡主! 就说……能多活几年,此乃托郡主之福。祸福自招, 落子无悔。未能致谢, 深以为歉。赠此物于她,聊表心意。”

贾元春接到手里,叩首不住。

太子妃掀开食盒, 药不仅凉了, 上面还结了一层厚厚薄冰。

今儿太真冷!

药端起来了,入口后原以为会腹痛难耐,却不想呼吸缓了竟是困得睁不开眼: 多谢皇后慈悲, 让我同太子一般这般无痛苦的离开。

药碗应声而落,砸在元春眼前。她紧紧的攥着簪子: 这便是太子妃的一生。

主子! 主子! 你在杨家必是真被宠爱, 如此, 你才敢异想天开,才敢干他人不敢干之事。不论成败,你所做尽你想做。虽败了,此一生不算白来。

可主子,这见不得人的所在, 非我之愿! 我若无用, 将来命数又是什么? 真会比我争一次更好?

桐桐看着贾元春递过来的簪子:“给我的?”

“是! ”贾元春将太子妃之言转告了:“……娘娘是那么交代的。”

桐桐没接:“当日, 我乃自救, 并无帮太子妃之举, 受之有愧。”

贾元春:“……”她不争辩,而是顺手收回:“奴婢还要往西安郡王府,面见郡王妃, 不如, 奴婢转交给郡王妃。”

“随你!”桐桐不在此事上纠缠,事说完了, 便喊了银翘:“带贾女官去用茶。”

用茶是客气,其实就是送客! 来替主子办事的, 再领一份茶钱, 算是打赏。只是为了体面,说是茶钱。

贾元春起身都要走了, 又站住脚:“郡主……听兄长说, 他与金大人有交情。黛玉是奴婢表妹……”

桐桐心里叹气, 看她:“你想要求什么?”

贾元春被这般直白一问,一时不知怎么答?

“若是想出宫……”桐桐想了想就道,“此事不用别人办,而今, 太子妃殉夫而去,你作为旧仆,若求了皇后愿为其守丧,皇后不会拦着。去陵地守孝二十七个月,想来必是生活艰苦,身子有损,太医看诊,该是不能再回宫廷。

念你乃是忠仆,皇后给你厚赏, 赐你两台嫁妆也未可知! 彼时归家,父母兄弟聚在, 又有姊妹相伴……以忠仆之名, 则一佳婿并不难。如此, 便可安然一生!”

我把主意告诉你,如何选, 你定。

太医看诊需得作弊, 你家哥哥与王川亦有交情, 此事并不难, 也无人追究, 你们没那么重要。

主子犯事, 才越显忠仆之忠。品行优, 你又聪明,择一良人该是不难。

便是不想嫁人, 那你就在留在皇陵, 早晚成为管事女官, 不是非得归家嫁人。

离开宫廷,你可以这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