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红宇琼楼(97)一更(第2/3页)

吵了近一个时辰了,林如海站了出来:“臣以为,话题远了。而今,当就事论事。金御史弹劾西宁王与卢家勾结,又有赵御史弹劾金御史有违孝道,臣以为,当当堂质证。”

“准!”

林如海躬身:“臣领命。”

说着,便转过身来,看向四爷:“金御史可有证据?”

四爷就道:“西宁王府在江南的庄子、铺面,近三年所有收益皆在卢文辉之手,加起来近四十万两银子。而卢文辉将此银钱尽数用于何处呢?打造坚船利炮,图谋不轨。

而西宁王府是否不缺银钱,不在乎四十万两白银呢?非也!西宁王府近三年只卖出的古董便价值二十一万两左右。那么敢问郡王爷,一方面,银钱放在卢家手里,不往回要;另一面,家里捉襟见肘,变卖古董。为何?”

林如海看向西宁郡王:“质疑合理!请郡王爷解惑。”

“……姻亲拆借,碍于面子,未能直言讨要!然则,并非无暗示还钱之举。可终究未能还回。再则,府中并非无银钱可用。金大人言称变卖古董,价值二十余万两,此……该是家中不孝子所为,实乃家门不幸。”

四爷跟着就问:“既然王府不缺银钱,那为何户部依旧有欠债三十万两?这些欠债加上累年利息,只怕已经超过四十万两了。”他就笑道:“看来此次确实是下官误会王爷了。但王爷为何有银钱却不还呢?”

西宁郡王:“……”

“郡王府女眷在外放钱,利钱极高。一则,放钱盘剥,此有违律法。虽女眷违法,但郡王爷是否属内帷不修呢?二则,借了朝廷的银钱为己有,圣上体恤,解臣下之困。可郡王府是否有负圣恩?白用着朝廷的银子,却私下借女眷之手放贷,为自己谋利。”

西宁郡王:“……”

三王和四王嘴角一勾: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弹劾其参与谋反只是虚晃一枪,他真正要做的是:收账!收利息!

能还账的还账,抓紧。

不能还账的,朝廷开始加收利息了。

而拿西宁郡王说事,只是因为对方刚好碰上来了。瞧瞧,这么一会子工夫,西宁郡王府添了几个罪名。

女眷放印子钱,违法了。今儿之后,太后和皇后必会惩处。便是把王妃、世子妃的封号罢辍了,她们也无话可说。

而西宁郡王府的男丁呢?难道不是有违孝道?瞒着郡王爷将家中的古董变卖了,这是把家族的公产占为私产,哪个男丁的干的?私德有亏,做个公子哥吧,也别出仕了。若有捐来的官职,也一撸到底吧。

这罪名是郡王亲自说出口的,板上钉钉的。别管委屈不委屈,都得认了。

关于郡王爷嘛,在做的都知道,二十多万银子,绝不是一个公子哥的胆量。必是府里没银钱了,现在怎么办?你说你府里不缺,那筹钱还债吧,连本带息的还,且得尽快。

另外,你内帷不修,没管好女眷,又没管好儿子,这是德行有缺!

你还吃公放私,拿着朝廷的钱不还,自家放利钱谋利,这罪名都是你自己认下的。

那么说你辜负皇恩,哪里说错你了?

西宁郡王的脑子转了一圈,不认跟着卢家谋反的罪,可其他罪就得被订死,还是自己证死了自己。

他抬头看金家这个小子:当真是个好小子。

于是,他低头叩首:“臣认罪!”

林如海心说: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户部的麻烦顺便解决了。都谋划着户部这一拨抄没的产业呢,还想一口吞下去。

现在,你们都看钱怎么筹吧,不卖自家的产业就不错了,还盘算着买产业?

他心里觉得畅快,这才又看赵赏贵:“敢问赵御史,你弹劾金御史有违孝道,可有证据?”

“……”赵赏贵吭哧了好几声,难道能说是我夫人听郡王妃说的?若是如此,郡王妃岂不成了搬弄是非口舌?

不仅郡王妃罪加一等,便是自家夫人也有了罪过!

就是自己,难道不会被说成是受制于内帷,不配为官?

因此,他明知金家确实不睦,却只能说:“坊间之言,偶得一两句。”闻风奏事,不光彩,但也不是罪。

林如海看了对方一眼,然后转身看向上首:“圣上,臣问完了。”

皇上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紧跟着便有旨意下来,夺西宁郡王府世袭,这意味着而今的郡王还是郡王,可却因罪,郡王爵位传不下去了。至于会不会给个其他的什么爵位,皇上并未说。

另外,限西宁郡王月内偿还户部欠款,不得延误。

而后,夺世子位!没了郡王爵继承,自然就没有世子了;夺诸子侄官职,不得起复另捐。

紧跟着,太后下懿旨:黜西宁郡王妃封号,黜世子妃封号,黜王府诸女眷诰命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