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红宇琼楼(121)一更(第2/3页)
此二人乃是北静王水溶的亲信,替水溶盯着北境的一举一动。
若想撇开水溶,便需得拔掉水溶的眼睛。此二人权最重,只有拿下他们,其他人才好办。
可这二人又岂是那般容易便能拔掉的?
侯孝健给了建议:“……若是不能杀金镇,那便不如用他……拔了这俩跟刺。”
水崇‘嘶’了一声:“此事……你容我思量思量。倒是不急。”
是!不急。
水崇又说起了南王:“此番意外受伤,南王难免猜疑。需得派亲信之人前去,解释当下之事。越是此等时候,越是不能与蒙国为敌。安抚南王,你们看,谁去合适?”
水淳低声道:“为彰显诚意,自然是儿子亲自去最好。”
“你去?”水崇看向儿子,几番欲言又止。
“就儿子去!您若舍不得儿子,那谁又能甘心受您驱使,跟着您起事呢?您也说了,连那位公主也知道一路上与将士同甘共苦,更遑论儿子了。”水淳说着,就一拱手,“父亲下令吧!儿子这便带人前去。”
水崇重重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水溶在京城,养于锦绣堆里,如何知道这北境的真实情况?他躲在府里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岂不是江山只在刀锋之下的。他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王府在他手里,只是北静王府。北境在他手里,也只不过是区区北境而已。
北境的主人没别的,就是要有这般悍勇之气。
千言万语,只有一句:“万事小心。”
“是!”反倒是水淳一再叮嘱:“公主就是公主,御史就是御史,父亲当设宴接风,当与之改善关系。”
您在北境一言九鼎惯了,这得改!
如若不然,不等准备好,朝廷先惊醒了,这便不对了。此次您的应对就欠妥当了。
水崇虚心接受:“好!父亲知道了。”他看着儿子,一脸的心满意足:“去吧!办事去吧。为父知道该怎么办了。”
水淳果然转身走了,侯孝健就跟水崇夸:“姐夫,淳哥儿如此,乃万幸之事。”
是!万幸如此。水溶如何与我儿比?更遑论水渝与水涌,真真不过是庸才而已。
水崇叹气,而后就道:“淳哥儿提的很是,待公主与金御史欠妥。”
侯孝健便笑了:“那马高无法无天惯了,先叫他去做这个恶人。”
水崇便笑了,指着指吊着的茶壶:“喝茶!喝茶!”
茶是好茶!饭也是好饭。
在这别院里,被照顾的格外的精心。外面天气阴沉,雪零零星星的还在下。可这室内却温暖如春,四面墙壁尽皆火墙,所有屋子都往地下挖半尺深,显的屋子矮小,如此能尽可能的保暖。
桐桐洗漱完,穿着夹袄是有些热的。
正觉得热,又有婢女进来,捧着衣物,说是老叔王着人照看,一定要衣食住行皆如京城一般,不可慢待了公主。
桐桐看着短时间内准备好的衣衫,而后又去看给四爷准备好的。还真别说,像模像样的。
她回头看四爷:水崇真的想反。这是回过味来了,不犟着了,可这就不对了。
此人要是死犟到底,要么,他是做好万全准备要造反了;要么就是压根没想反,单纯就是土皇帝当久了,欠收拾。
可突然不犟了,这意思就耐人寻味了。
四爷给桐桐削着果子皮,只说:“……歇几日,缓过来了该出去转转。”
桐桐应着,示意婢女将衣裳放下,而后把人给打发了。
人一走,四爷朝门口的方向指了指。
桐桐:“……”是说撩拨撩拨马高?
四爷点头,水崇想缓和关系,你得给对方机会。
桐桐过去吃水果,拿了那刀子,顺手一甩,刀子扎在冻梨上:马高,那就你了。
于是,桐桐便指派冯紫英和卫若兰:“闷的慌,烦你们出去转转,找几本书回来解闷。这府里……多是兵书,看着无趣的紧。”
冯紫英和卫若兰都是京城的公子哥,跟治国公府的子弟也有交往。两人要出门,那便抬脚就要走。
马高看管着,怎么能放人出去?
下面的人得了令,就是不放人出门。
冯紫英气笑了,在京城都未曾遇到过如此混账事!他可是能跟着去铁网山的功勋子弟,在京城行走,谁都会给几分面子。
他便吆喝着:“告诉马家叔父,就说冯紫英求见。”跟马家小辈都是称兄道弟,论起来,交往不亲密,但也不淡。
怎么到了边陲,正需得照拂了,反倒被冷待了。或是我冯家倒了,你这般还算有理,可而今这是为了哪般?
马高看在冯唐的面子上还是来了:“是冯家贤侄啊?这是作甚?”
“奉命出去寻些物件来,这些混账竟是不放侄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