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红宇琼楼(133)二更(第2/3页)

说着,他便大声质问水崇:“二叔,本王在京城,将北境托付于你!而你呢?我每年为北境筹备白银一千万两,为的是子民无负担,为的是将士有后顾之忧!而你,如何待我子民?如何待我将士?”

水崇面色大变,朝廷每年赋税才多少?你从哪给我一千万两白银?

可一千万两白银嚷出去,谁不信?四王八公,世间豪富,连皇家都不放在眼里。说一千万两,那必是有一千万两的。

而这么些银钱,到将士手里有几个?

嗡的一声之后,这声响越来越大。手里握着弓箭的,都不知道箭簇该指向哪里。

水渝高喊:“侯家乃少将军舅家,军中文书一盖由侯家弟子出任!此并非朝廷出卖北境,乃是水崇水淳父子夺王权,他们知朝廷不容,因而早欲投奔蒙国,蒙国南王要嫁女给水淳……此父子二人才是出卖北境之贼……”

话未说完,箭簇飞来,直取水渝咽喉。

水涌就看着老二被老五给射杀了,“二哥——”

水溶面色大变,朝后躲去!

再回头,连那位公主也已躲避到大门之后了。

桐桐朝冯唐看了一眼,冯唐一声令下,十数个包裹从墙上扔了出去,东西一落地,轰然就炸了,墙都跟着摇晃。

这玩意用土方子做的,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多大的杀伤力。

而且,原材料有限,并没有多大的量。留着吓人的而已!扔出去连墙都没倒。

但这足够惊了水崇了!

一万余人围住了别院,要撤退可不容易。一边是王府被炸了,一边是这边不知道有多少存量,更不敢随意的攻进来!

他们而今能撤离的方向只有北门,只能从北边出去。这一走,只能往蒙国走。

四爷站在高处,看着动向。而后下令给卫若梅:“带咱们的人,一路紧追,莫要正面迎敌!前面陈瑞武与牛继祖拦截,一路将其逼入蒙国……”

“而后还要追剿么?”

“蒙国等着寻找战机,此一战不可避免。”四爷往下走,“城东还有两万人马,我这就与北静王接受这两万人马,随后便到!”

是!

卫若梅整军,追了出去。

城中乱糟糟的,多少人家都在家中听着动静。而后城外似乎有惊天动地的巨雷声,这又是哪里被炸了?

“通往东城的路!”四爷看向水溶,“如此便能隔断这两万人马投奔水崇。”

水溶懂这个意思:“走!接管这两万人马。”

水涌走不了了,他本就有伤在身,加之发热,浑身乏力,此时,双腿迈不开:“大哥……”

“你在别院等着!”

好!我等着。

桐桐跟着四爷往出走,今晚自家的人都离开这别院了。能不能活下来,看你的运气了。

可他怎么能活呢?人一走,总有大胆的人进来。这王府里金碧辉煌,谁不想据为己有?

果然,还不等这一行出城,便有城中的帮闲流民,大盗小贼进来了,黑灯瞎火,谁管你是谁,抹了脖子了事。

水溶乃是北静王呀,来接管,只要将将领召集起来。从者,好说;不从者,杀了便是。

迅速的接管了两万人马,四爷说:“王爷,您静候佳音便是。”

水溶并不,他觉得一切良好,故而,一再说:“本王久不在北境,怎可见战便躲?些许小伤,无碍!”

桐桐垂下眸子,无碍,那边就走吧。

朱鸿运等人帮着放了火药,又帮着送了消息。

水溶的亲信得的是主子的亲笔书信,又有王府大印,便按照信重所言,顺着安排好的路线走。

水崇只觉得这一路极其不顺畅,拦截的都是水溶的亲信,而他的部下,全不在这一路。

这些水崇一党的,被四爷用书信暂时调离了。这些人收到的书信并非水崇亲笔,但水崇自来也只盖私印。

四爷伪造了私印,又盖上了王府的大印,再加上之前就听说王爷遭遇不测,而今大印出现了书信上,看来此事为真。而今,王府才真的到了老王叔手里。

因着此次召见乃为了’大事‘,如何能声张?并未商量的情况下,反倒人人都以为被老叔王看重,严格的执行军令。

水崇一路不见援军,后有追兵,前有拦截,当真是狼狈已极。

什么造反?连造反的机会都没给你,就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前面便是两国交界,水崇回头去望:“儿啊,这一步踏出去,便遗臭万年!”

水淳跟着看过去,尘土飞扬,万马奔腾,若不往前,必死无疑。再看看只剩下的二三千人马,他扬起马鞭,催马就走:“父亲,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就有机会!只要胜了,史书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