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归途漫漫 (34)三更
院子还是那个破败的院子,紧挨着河床的人家, 在夏天其实是挺危险的。这要是干旱,河水枯竭,这没事! 这要是上游下了大雨, 或是这一年多雨,这河边就不大好了。
而且,临河的地方蚊虫多! 此次再来, 也不是冬日里的光景了。
河水多了一些, 河边和部分裸露的河床上长着绿油油的青草,有那放羊的站在树下,任由羊群在草地上吃草。
何鹏这憨子还递了相机:“来来来! 给我拍一张。你好好取景,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上草原去了……”
桐桐朝前指了指:“到了! 等一会子忙完,光线也更好了……”你那个时候要是还有心情, 我再给你拍照。
何鹏顺着桐桐指着的方向看过去,前面一户还是土墙柴门, 老太太穿着个不知道谁给的旧褂子坐在门口的阴凉处。边上一个老头子, 个子极小, 坐在门口不知道在干什么。
他不知道, 就问林雨桐:“那是干嘛? ”
“打油菜籽。”
“打? 不用机器的吗?”
桐桐:“……”她低声说:“少爷,小规模种植的就是用最古老的办法取籽, 然后榨油。”
她从这大少爷手里接过来买来的饼干和牛奶,远远的就扬起笑脸:“大爷,大娘, 还记得我不?”
老两口都抬头看过来,然后都笑了,热情了起来, 指着屋里:“坐坐”
“您记性真好,还记得呢。”桐桐过去, 把东西放到墙根:“过来办事, 顺便来瞧瞧。”说着, 便顺势坐在墙根的干树根上:“孩子呢? 上学去了? ”
老头儿没回答, 只张罗着要给倒水待客。
桐桐摆手:“大爷, 我不多呆, 这就要忙去了!”然后就说:“去年我们是来这里是了解情况的, 也去学校问了问,看有没有贫困学校需要资助, 老师跟我们说了个叫刘树的孩子, 家里困难, 辍学了。这次我们再来, 就是为了资助这些孩子的。
之前听老师说这孩子家就在这附近,您知道这个孩子吗? 我们是来帮孩子复学的。想上门了解一下这孩子的情况。说起来,那孩子该是跟您家得孩子差不多大, 应该认识吧! 得劳您给我们指个路。”
老头子也不进去了, 眼泪鼻涕一瞬间都下来了:“刘树……刘树就是我儿子。”
桐桐赶紧就递了纸巾:“哟! 您这是咋了? 孩子怎么了? 有什么难处, 您告诉我, 能帮您解决的,我一定尽力。您家里的情况我知道, 也是困难。”
老太太用褂子擦着眼泪:“……我们把儿子养了十多年, 被人带走了。”
何鹏只能听懂桐桐说话,因此, 这事听的含含糊糊的, 看这老两口可怜的不行, 他还坐在边上,一个一个的剥菜籽荚, 竖着耳朵听着。
桐桐就问说:“咋叫带走了? 犯事了? ”
老太太可太委屈了, 说起了他们的不容易:“……谁家不养个孩子防老, 我们家当年可是把牛卖了, 只为了抱个孩子回来。我们当亲生的, 没打过没骂过……
村里办喜事,他爸为了他吃口肉, 把人家席面上剩下的都给折回来, 人家都笑话咱呢。咱不招人待见, 没本事的人么……可没本事, 该吃肉的时候也没委屈他……”
桐桐耐心的听着, 并不打断。
“娃也懂事, 啥事都能干。你就说,我们这尽心尽力, 没叫娃饿着没叫娃冻着, 也把娃养那么大了, 说带走就带走了……”
桐桐就说:“谁给你们牵线搭桥的, 这办事的人太不靠谱了。十几年的心血, 说没有就没有了?”
“就是三妹儿么!”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义愤填膺,“我舅家在洼子乡, 三妹儿嫁给我本家堂哥……”
“这可是自家人坑了自家人了! 一头牛的价钱呢。那时候的钱多值钱的。”桐桐搁在边上一句一句的填着, 句句都在这老两口的心上。
老头儿说起来气的手都开始抖:“还是个母牛……下犊子卖, 家里也饿不着……”
“是啊! 这可坑惨了。”
老太太就说:“咱家这日子难过,得要个好养的孩子。要是生下来三尺长的, 你就说, 咋样? 最好得是能跑能跳能说话,给口饭就能活命的……要不然咱也养不了。三妹儿就说, 叫我等等, 她去打问去……”
说着, 声音都小了起来:“咱也不知道她从哪抱来的孩儿, 咱也管不着。她能抱来, 总是有她的办法。她说这孩子是她娘家本家侄儿的, 说是侄儿坐牢, 侄儿媳妇改嫁, 没人要的娃子……咱瞧着娃长的白白净净的, 就给抱来了……”
桐桐就叹气:“也是跟娃有缘分, 合了眼缘了。换个其他的娃, 未必动心抱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