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归途漫漫 (71)二更(第2/3页)
王桥朝后一靠, 沉默了良久:“没有贪生怕死, 只是这其中的曲折, 外人不能得知而已。”
桐桐:“……”当然知道这一点, 但我不这么说, 又能怎么说呢?
“还记得驻南S拉夫的三位记者, 在那场爆炸中丧生吗?”
桐桐肃然, 缓缓点头。
“这件事发生,到去年撤离,中间只隔了四年。在有了惨祸的情况,上面决定,将人员全部撤离,合情合理。我们的记者以各种理由拖延,希望哪怕留一个小组, 甚至动心眼, 说护照被雇佣拿走了,而雇工找不见了, 他走不了了……可是没用呀! 大使率领车队, 在伊克边境等着, 有一人不走, 大家都不走。所以, 最终是撤离了出来, 过边境入YUE旦。”
桐桐:“……”
“而且, 派出去得一层一层审批,你没有经验。这次要外派, 也是要派遣老记者, 曾做过海WAN战争的记者前去……”否则, 没见过战争, 没见过什么残酷的姑娘家, 光是适应都难。
桐桐:“……”
“你还得熟悉中DONG问题,做采访策划, 撰稿……稿件的要求你也该清楚……”
“该做的功课, 我都做过了。您可以随时考我! 再说了, 老记者是领导, 但没有新鲜血液, 将来怎么办? 这世界不会太平,前辈们的年龄在那里放着呢, 总得一茬一茬有人接替吧。传帮带, 也该慢慢去见识, 去适应, 去挑大梁……”桐桐就说:“这个请战, 我是认真的!”
王桥:“……”光凭准备的这些,看出来了, 她是真想去。他沉吟,“这样……年初派了一组人过去,接替最早也得在明年二三月份。你新入职,培训就需要三个月。年底, 还有表彰大会……你先按部就班, 把手里的活干完, 你的意愿, 我会郑重考虑。”
于是, 桐桐就按部就班起来了。
有盘点疫情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个人,她就在其中。因此,她需要接受采访, 做面对面的人物采访。
有讲疫情背后的故事,她作为重症区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她也是需要配合接受采访的。
家里又打电话, 说跟金家谈的很好, 希望把订婚的日子放在国庆。
由着他们订, 桐桐和四爷并不提反对意见。
这中间又有果果开学, 这一入校, 军事化管理, 周末想回家几乎不可能。
一家人把果果送的入学, 林家也就准备把老家的铺子关了, 往京城搬了。
因为采访桐桐的一些节目陆续的开始播出了, 还是很受关注的。尤其是知道根底的人家, 自然也就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名人家得店铺, 关注度带来的东西, 这两口子诚惶诚恐的。他们利索的关了店门, 但却不打算去跟桐桐住。
“地方小,人一多, 乱七八糟的, 也影响你工作。”林耀军十分坚持,“我们先租房……”
倒也不用租房, 四爷接手了之后, 能想到的都给想到了。
四爷把这个辣酱办成了厂子,厂子设在郊县, 他找了人专门来管理。核心那一部分,只林耀军和张舒管着。他们不需要离厂子太远,在这郊县里买个院子, 住过去就可以。要不了两年这里就是新区, 地铁都能通过来, 真没那么远。
在果果不能出校, 桐桐出国回来要结婚的情况下, 这么安排是合适的。
周末一脚油门就到了, 想见就能见到。
林耀军看着收拾好的院子, 花是花,菜是菜。上下两层, 地方宽敞。里面的家电都是新的, 电视打开着呢, 一个护士正对着镜头说着疫情时候的事,“……还挺感谢你们的记者……小林……林雨桐, 她除了采访之外, 最多的就是帮我们护士了。那时候忙一天, 太累了, 往墙角一缩就能睡过去。
她其实是可以选择休息的,少跟我们接触,其实也是最安全的。但是她没有……她自己不会拍她自己, 我们如果不说, 病人如果不说, 我相信没有人能知道, 她在这期间做了什么……”
张舒站在电视前一动不动,太阳穴又突突突的跳, 她郑重的问女婿:“去驻外……真不会有危险吧? ”
四爷一脸的笃定:“当然! 如果有危险, 我不可能同意她去的。”
“是啊……不叫去, 又能怎么办呢?”在国内, 其实可以很安全, 一如疫情, 直接回家就好了。可这么安全的环境, 她都能往不安全的地方钻, 那圈着……是圈不住的!
张舒说:“她一回来, 就抓紧结婚……”结了婚, 成个家, 有个孩子, 她就懂得病也不敢病, 死也不敢死, 是什么滋味了。
她喃喃的叹气:“等你们有了孩子, 你们就知道啥叫害怕了。”别说谁胆大, 当了父母之后, 再问你的胆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