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归途漫漫 (128)一更(第2/3页)

桐桐看了罗强一眼, 问说:“姜雨家跟田家, 关系怎么样?”

“田家可是厚道人家, 两口子本本分分, 把两个儿子都教育成才了。大儿子当年当兵, 工程兵, 后来到了地方, 成了建筑公司,一直留在南边。守望是可惜了, 他一代大学生, 到了这个年龄, 哪个不是事业有成呀?

姜雨很可怜, 后来只跟她姥姥, 多亏了解放邻居帮衬。没听过谁欺负过她们祖孙。所以, 关系是很和睦的。”

桐桐没再言语, 只笑了笑, 到了胡同口就说:“那今天先到这里, 咱们改天再聊。”

“好! 不早了, 都先回吧。”

在车上,果果就问:“姐, 你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

桐桐看了果果一眼, 问说:“你也看了信了, 看了信之后, 啥感觉?”“两人挺相爱的, 感情很好。而且, 姜雨是个有上进心的人, 她像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野心勃勃。”

桐桐‘嗯’了一声:“那你还记不记得,姜雨的信中, 数次说, ‘不管遇到什么, 我都不会跟你分开, 谁都别想把我们分开’类似于这样的话。”

果果:“……”我没谈过恋爱, 但是我见过同学谈恋爱, 电视上也总演别人谈恋爱, “谈恋爱的时候, 不都这样吗?”

不管是时间还是距离, 都不能将我们分开之类的话。

文绉绉一点的, 还能说, ‘山无陵天地合, 才敢与君绝’!

这不正常吗?

桐桐点头:“正常!谈恋爱说这个话……很正常!”但是, “她是跟田守望的母亲一起住, 投奔的是田守望的哥哥和嫂子……按照一般的思维, 她的信里是不是应该提一提对象的家人呢?

比如说, 大哥很照顾我, 嫂子对我很好, 阿姨怎么怎么样, 你不要担心我之类的话, 十六封信, 有一句提到田守望的家人吗?”

果果:“……”没有!

桐桐就又叹气, “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姜雨要是个木讷的人, 不懂人情世故, 信上要是没有这些, 这也正常。但是, 姜雨是这样一个人吗?”

果果摇头:“不是! ”她能自己找父母的老同事, 在路上关照她, 那她怎么可能木讷? 相反, 她很会处理人际关系。

“对啊! 就是这么一个人, 她的信上为啥就没有提过对象的家人呢? 他们一条胡同住, 跟田守望的母亲和哥哥都是熟人呀, 怎么就不提呢?”

果果的心一紧, 不敢往下想。

桐桐带着果果, 回去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就说这个案子, 然后问金运达和韩英, “当年……你们毕业之后乐意去特区吗?”

怎么会?

金运达就摇头:“我们当年毕业, 一毕业就是干部待遇。科级, 副科级, 比比皆是! 当时中央部委抢着要的! 当年我放弃公职, 老爷子为啥那么生气, 就是因为在当时看来, 这是毁前程的。”

韩英把水果沙拉给儿媳妇推过去, 这才说:“我跟你爸的同学, 这两年你也见了不少。现在哪个不是个人物啊?”

桐桐就看果果: 听懂了吗?

果果:“……”也就是说, 田守望的母亲可能跟姜雨的失踪有关系。

“是的! 除了田守望的母亲, 我想不出其他的可能。姜雨越是信誓旦旦, 说在特区有发展, 田守望的母亲越是不满!

一不满婚事, 当她儿子可是天之骄子, 姜雨有什么? 有孤儿的身份,有当时不算是好事的海外关系, 有及其不好的出身和成分。没有助力, 没有学历, 没有背景……要什么没什么, 不该有什么她偏有什么。跟这样的姑娘结婚, 不说般配不般配, 就只冒着**风险上来说,就能毁了她儿子的前程。

二是不满对方夸赞特区, 当时的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 住的都是帐篷, 小渔村就是小渔村, 怎么跟京城比?姜雨要大干一场, 田守望舍弃分配,要跑那么个地方, 这在对方的母亲眼里, 就是最大的罪过。如果姜雨有工作, 田守望会想着去南边吗? 如果姜雨本分的呆在京城, 哪怕没工作, 田守望会不要前程的跑去小渔村吗? 不对的。

在对方的母亲眼里,姜雨是害了她儿子的坏人。如果她跟姜雨谈过,姜雨不肯妥协, 而她又无法说服她儿子, 难保不会做出什么事来。

但是呢, 这个人以前太好了! 她在街坊邻居的嘴里就是一个好人,对姜雨家也多有照顾。从不跟人红脸, 不跟人起争执, 还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儿子。

而当时, 像是你师父罗强这样的人, 都跟田守望的哥哥有交情, 他们那一批人, 大多数是军转警, 且都是附近胡同里住着的街坊。从心态上来说, 压根就没有把这个好人当成嫌疑犯! 在他们的认知里, 潜意识里, 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