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世俗烟火(20)三更(第2/2页)
四爷一瞧:“您这是干嘛?冬天这兔子,本身也没多少肉。”
“给孩子打个牙祭。”愣是给放下了,然后还叫他:“走吧!过去不喝,就陪个客人。”
推辞不过,四爷跟着去了。
白叔跟四爷介绍冯军:“我一老部下,年长你几岁。”
“大哥!”
冯军就笑,“兄弟,坐。”
在炕上坐了,四爷给倒酒:“我这吃着中药呢,不能陪着喝,就来混口肉吃。”
白叔这才说:“这是金镇,兔子还是他跟林桐送的。”
哦!这是那个没打过老婆的金镇呀,本以为是个文弱的人,谁知道只是看着病弱,人并不书生气。
四爷故意问说:“您还认识林桐呀?”
“她现在可是大名人。”白叔是这么解释的。
四爷就不追问了,他们说的多是以前的老部队,老战友,有哪些还在前线,部队现在开到哪里了,就是诸如此类的一些话题。
四爷不能表现的啥都知道,最多是人家在提起哪个地方的时候,他说这个地方在哪个省的那个方向,跟哪里哪里比邻。
这一说的多了,冯军就觉得能聊了。行军的人走南闯北,走过很多地方,知道这些这不奇怪。书生文人只拿着地图,你也记不了那么准?除非你把地图刻在脑子里,或者你真的是走南闯北走过很多地方,再要么就是你常年在外面走动,认识很多常年在外的人。
这种见识,也是很难得的!要么说很多人不敢出门呢,这不就是对未知的恐惧吗?
而这种见识的前提是,他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跟陌生人迅速搭建起关系。就像是才搬来几天,跟老排长就这么熟稔,且带来陪自己。
第一次见面,印象还挺好的,冯军晚上来,晚上走,喝了二两就回公社大院去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几个还都没睡觉呢,留的题都做完了,自己对照,不对的就背诵,反正也不知道是几点,他催着叫睡了。
金寿起来,端了盆热水进来,然后把药汤子倒进去:“爸,泡脚!我妈说了,每晚得泡一会。”
行!泡着吧。
金寿蹲在边上,“没喝酒吧?”
“没有!”四爷说着,就看了金寿一眼,问说:“你读报纸,你知道现在公社领导最急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什么?”
“彻底的公私合营。”
啊?
“像是理发店,澡堂子,像是粮油这算是公私合营基本结束,不合营也没有办法,因为原材料不足,随着统购统销,像是豆腐作坊,酒作坊,醋作坊等等,都消失了。但像是服务类的,理发店,澡堂子,中药铺子,茶馆,戏院……是不是都要公私合营呢?”
对啊!
“但这却很难做,难在怎么沟通,怎么分利益,合营之后,公社派去的工作人员是否懂经营……”
金寿:“……”懂了!爸爸以前做的营生不就是跟小商贩联络做买卖,赚点跑腿的钱吗?这用在这个地方,岂不是刚刚好?
“合资是第一步,以后慢慢会国营!”会有国营理发店,国营澡堂子,国营饭馆,跟原身的经历比较贴合,叫人敢用你,能用你,顺理成章用你的工作,哪还有比这更合适的?
“所以,您去是因为这个?”
“嗯!这些工作用不用我的体力,这是身体好了之后就能干的差事。你心理不要有负担,多出去见识见识这就是财富。”
金寿应承着,看着爸爸躺下了,他这才把洗脚水端出去,明早再倒吧。
果然,等过年的时候,镇子上为数不多的这些铺子还是没有协商好,没有谈下来。
冯军觉得,这是外行谈不了内行的事,金镇是在小商贩堆里打了半辈子滚的人,想把事拿下,不妨先把人从生产队借来,过完年给两个月的时间看看,能拿下,这样的人作为代表去跟资方一起经营。拿不下,那就是本事不济,还回生产队去就是了。
他在想这个,四爷看着风尘仆仆的桐桐,看着年前过来拆洗的闺女,他寻思着,小如和润叶的工作。小如放到县城合营的饭馆里;润叶这性格,不管是布店还是成衣店,她都可以。开始只是合营工人,国营后,自然就跟着转了国营工人了。
只要这边能办成,在这种合营的铺子里,找资方办事,比找其他关系可容易太多,且不打眼。
桐桐知道四爷的打算,低声问说:“办的差不多了?”
差不多了!坐在办公室的人,不跟小商小贩打交道,很难把握他们的诉求。态度强硬些也行,不过是万一闹起来,影响太坏了!
果然,冯军给白叔送年货的时候,白叔又叫了:“小喜,叫你爸来,陪个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