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世俗烟火 (31)

一辆马车去赶考,考试放在上午十点, 考两个小时就考完了。

农校有老师跟着陪同, 早上五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现在说的一大早就是大部分人起床的时间。晚上都睡的早,五点左右一般就都醒来了。

一是尿憋的, 二是清汤寡水的,早起肚子饿的咕咕咕叫唤,也睡不住了。

五点半走, 野菜馅儿的苞米面饼子带上, 再就是水壶。马几的草料,水桶,车上都坐满了, 这才走。

许是马车能快些, 差不多八点半进了市区。

这对金寿、金喜、小意来说都是新奇的。这里是有火车的, 火车拉着煤炭,冒着黑烟从远处驶来, 再从眼前驶过去!

“火车一一火车一一”

是的! 那是火车。

一辆拉煤的, 很老旧的火车, 给三个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车进了城, 打听具体的地址,先把小意送到考场, 在卫校门口,桐桐陪着小意下来。马车继续走,再送到畜牧学校门口,金喜和西爷下车,四爷陪金喜。

金寿大了,有老师和关小海陪着就可以了。

到的时候还早,人不多,十几个人在门口等着, 男女都有。

桐桐指了指台阶, 把草编垫子给放在台阶上, 娘俩坐着等。桐桐给剥了鸡蛋, 把水壶的水递过去, “不要害怕, 只管去考。”

小意一边吃鸡蛋, 一边低头看着脚上崭新的布鞋, 咽下去了, 喝着水, 看着学校里老旧的两层建筑。

到了九点左右吧, 学校的门打开了, 老师都很客气, “先去礼堂等着,外面冷! 去礼堂里坐吧! 考生到点有人喊进考场, 陪同的人员可以继续留在礼堂里等待。”

这个时候, 门口的人大约七八十, 这里面还有陪同的人员。

桐桐扫了一眼, 其中女孩的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卫校可不止是护理类, 还有临床, 有药学, 有中医中药之类的专业等等, 所以, 来考试的大不多数还是男学生占比更大。

只看穿戴就看得出来, 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差, 陪着来考试的家属都不是啥也不懂的人。

小意是女孩, 年纪又小, 一看这情况, 她就带着几分怕的意思, 能考上吗?

忐忑的厉害, 她从没经历过真正的考试。

战战兢兢的跟着去了考场, 一个考场只五个人, 四个角落四个人,正中间的位置一个人, 谁都看不见谁的卷子。监考老师就有六个, 这多吓人呀!

可等卷子发下来了, 小意上下扫了一遍, 心里一下子就踏实起来了。

问的是, 正确的洗手步骤, 这么洗手的原因是什么?

又问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有哪些,还有诸如基本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等等等等, 这没处学去, 就在报纸的常识版块里。

想答好这种题, 你先得识字, 再得会写字, 还得有机会接触西医的常识或是读到报纸, 只这些条条框框, 就把九成九的女孩子挡住了。

前面真的是太简单了, 最后一问问的是: 你报考卫校的原因是什么?

小意:“……”被自己爸爸给料到了。这个题给了三十分, 占比极大, 又没有固定答案。

那就是爸爸说的--服务! 再然后呢, 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说学医是服务, 种地就不是服务了? 可以考量说点真情实感。比如家中遭遇的事情,父母同时病倒, 为啥都说不治了呢? 因为真的没有医生医护呀! 根据老经验, 挪动病人有时候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所以, 不治, 扛着, 看天意, 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有这个前情, 那么, 选择这个方向提升自己, 学习专业的技能, 进而能服务更多的老乡, 这应该就是领袖说的服务于人民。

哪怕不擅长作文的人, 对于亲生经历, 跟说话一样把这些事情讲述完整, 叫人能看懂, 这分数就不会低。

一落笔, 她检查了再检查, 铃声一响, 她就交卷了。

等出教室的时候, 有个老师站在门口问:“家里有从事医学方面工作的人吗? ”

小意摇头, “报纸上读来的。”

老师就点头, 叫小意去大礼堂找家人。

小意一路听着旁人的议论, 哪道题应该答啥, 啥病是不是慢性病等等, 她心里一阵放松, 她觉得她答的都是对的。

才十四岁的小姑娘而已, 一路跑到小礼堂, 看妈妈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坐着呢, 她一蹦三跳的过去:“妈一一”

桐桐一看孩子的笑脸就知道, 她都会!

参加考试的一共才不到六十个人, 就以现在大家都西医的了解来说,就不可能考的深了。光是常见病的西医叫法, 九成九的人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