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世俗烟火(55)二更(第2/3页)
桐桐不由分说,抢了孙平手里的扫帚给靠到墙上:“家里还有人能扫地,你跟婶儿走,就当帮婶儿的忙了。”
刘南生一脸无奈,看着高迪:“怪不得叫林大姐,果真是热心人。”
高迪就笑,是很热心。自家闺女跟来之后,去财务上做了出纳,还是林大姐提议的,说自家闺女是个细致的人。她以前是做人事的,又是工会的领导,她的推荐人事处很重视。
她岔开话题:“原则上,是需要借读费用的。除非户口迁过来!像是林大姐,他们家不管是孙子孙女或是外孙子,出生就都是跟着他们两口子的户口……”
所以,人家在这里上保育,将来上学,这都是符合规定的。
落户是允许跟着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的,那别人就无话可说。
“你家这个……明显是不符合落户政策的。孙大娘是投靠你,作为长辈,户口迁过来都需要特批,但侄子侄女不能投靠婶婶。孙大娘不是户主,不是咱们农场的职工干部,自然就不能叫其他子孙挂靠她,对吧?”
对!是这个道理。
“但是借读这个是允许的,按照规定,需要交一部分借读费。”
“行!交!一定交。”
高迪就难免问一句,“那孩子是叫孙成吧?多大了?”
“十五了。”
“可不小了!咱们这高中还没有办,也暂时没有老师。要上农校的话,在县城也不远,能住校,但就是得咱们当地的户口……”
“才上初中,还不到上高中的年纪……”
“上学晚了?”
“对!”
“知识不一定在学校,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桐桐指着绵羊群:“过去帮着称体重做记录。”
嗳!
小伙子只要给活干,是干的很好的。
桐桐去看那几只猪,有一只怀的有点多了,她交代这个公社的饲养员,“千万仔细些,今冬注意喂养,猪食还是给煮一煮再喂……”
好!
正忙着呢,传达室送来了信件:“林大姐,省城的信。”
桐桐以为是林家谁来的信呢,却万万没想到是沈惜,就是那个改编成电影剧本的编剧,她说成片已经出来了,且已经过审,将与十二月一号上映。
桐桐靠在猪圈上,读沈惜的信。在信里,沈惜邀请,说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提前看成片。
提前看吗?不必了吧!等县城能上映的时候,再去看吧。
事实上,因为原型就在该县,按理说县城很难这么快轮到的,但是这次真的轮到的。整个地区,都能提前看到。
文化局专门来了一趟,邀请桐桐和四爷去观看,电影在县城演完之后,会下各个公社,乃至于生产队。这个主题是妇女解放嘛!
并且,给桐桐送了不少的票。她没有额外送谁,单位上迟早就放映的。他只把票给几个孩子,他们看着分给谁去吧。
十二月一日,已经很冷了,雪下了那么厚。
桐桐去县城换了一身衣裳,把四爷买的新衣裳给船上。这身衣裳就代表着新社会最新的风尚。
第一场放映,光是各个单位就把大礼堂占满里,里面人挤着人。
各个单位的领导和妇女代表都在,桐桐进去之后掌声雷动,这种把真人的故事搬上荧幕的谁见过?这种事就发生在身边。
刘南生和褚嫂子都看向桐桐,朝她笑。
桐桐笑了笑,坐在了最前面的位置。
这个电影的名字叫《木棉》,因为主人公用了化名取名木棉。沈惜说,木棉高大魁梧,开花鲜红热烈,有顶天立地之态,故而也被称为英雄花。
这便是她给取名木棉的原因。
电影的开场,便是一株高大的木棉,开着鲜红的花朵。只见花不见叶,此花盛开之艳,不需绿叶来衬,傲然于上。它凋零为橘红,久不褪色。
而后便成了木棉花,如棉花一样温暖,足以抵御严寒。
开场是个小演员,十二三岁的年纪,稚嫩的脸庞,一边坐着家务,一边看着弟弟妹妹念书,用心的聆听,不时的看一眼课本。
她的父亲在盘账,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她的手指慢慢的动着,她在学着做掌柜的父亲学算数。
战乱的年代,隔壁枉死的少年,街道上乱飞的子弹,女孩的父亲紧紧的拉住要出门买菜的女儿,浑身微微颤抖。
有一天,父亲见到了另一个掌柜的,掌柜的带着他的儿子。这家的小子年纪虽小,却处处活泛,稳重又机敏,在对方提出两家结亲的时候,女孩的父亲答应了!
寒酸的嫁妆,兜里偷偷藏起的五个大洋,稚嫩的女孩上了骡车,跟着也一脸稚嫩的少年走了,离开了熟悉的城市,大半天之后,她到了金家,从此成为他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