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世俗烟火(94)一更

自行车票?

桐桐把信打开, 里面掉出一张自行车票来。

这是金寿的信,自从金寿结婚之后,再没有他的亲笔信了。语气是他的语气, 但是执笔的是枝芳。

在信上说了他们的近况,枝芳在实验室,而他一半时间会去试验站, 今年开始抗棉铃虫的研究, 一切都按部就班。又说了生活上的事,比如科研人员有补贴, 实验室有试验补贴,去试验站有野外工作补贴, 虽无结余, 但足以温饱。

叫家里不用操心他们,也不要给他们寄粮食,留着自用便好!若是有困难, 他们会主动给家里提的。若是不提, 就是暂时不需要。

而后又说自行车票, 有车可减轻赶路的辛苦, 他们认为应该有一辆。学起来并不难,应该可用。

落款是金寿、乔枝芳。

桐桐将信收起来, 把准备好的羊皮褥子打包好,回头给寄去。金寿既然去试验站, 那向来乔教授也常在试验站。做农业实验的地方, 住宿环境跟农村没区别。这羊皮褥子出门带着, 冬天保暖隔寒。

才给这个儿子寄走了信和包裹, 回头金福的信也到了。

信也不是金福写的, 满纸张的拼音, 是长缨写来的。应该是在父母的注视下写来的,涂涂改改,橡皮擦了许多,但完全的写了一封信来。

没什么事,就是写信问家里好,告知一声他们都好就完了。

金禄现在几乎不写信,他打的是公务电话。今年一开年,他被调到省粮食局,给领导做秘书去了。全省的粮食统购统销,他们就是主管部门。

四爷在会议室接的就是金禄的电话,那边的声音不高,说话声音也快:“……农场若是能自给,还是得自给。开了几次会,今年的粮食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大部分地方旱灾继续,极个别的地方出现了缓解,可专家也提醒,大旱之后得防大涝……”

“嗯!”四爷打断了他说话,“知道!饿怕了,都不敢冒险种植其他。”红薯苗子已经育好了,“你认真工作,家里不用操心。”

“好!您跟我妈说,我们都挺好的!过几天领导可能下去调研春耕的情况,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回家。”

“知道了!”

说了几句话,把电话挂了。

褚卫东点着其他人:“听见了吗?今年的粮食形势不容乐观。”说完就跟四爷夸:“金禄这小子行啊!”

四爷摆摆手,论起钻营,金禄是一把好手。会说话,有眼色,自然是有人喜欢。通世故,会办事,必然是好用的。

所以,放在身边用一用。而这自来就是一条极好的晋升途径。

粮食统购统销,像是省内的粮票,他们单位就负责发行。粮站、棉站这些都属于他们单位直属的辖下单位。

这么一个系统,他在省系统的一把手身边做秘书,这怎么可能没用呢?

大家都去粮站买配额粮,八点上班,金喜一般会在七点五十左右到,然后去后面买。配额这个东西,主粮肯定是能搭配一些的,只是很多人拿着粮本也买不到。金喜拿着两家的两本,能买到小米和苞米面。

金喜胆小,专门打电话隐晦的问:“……要紧吗?”别为了这个耽搁你的前程。

那边大声说话:“……大踏步的错误不能犯,但也不要谨小慎微。凡是掌握一个度就好!大家都是为了吃饱饭的,都一样!都一样!不要过度紧张。”

金喜:“……”这肯定是身边有同事,话不好明白的讲。但大概意思也懂了:只要不过分,这都不叫事!因为大家都这样,咱并没有比谁特殊。工作是为了一家子吃饱饭的,要不然工作的意思是啥?

这话说的,金喜没法再言语:“那我挂了。”

那边‘嗯’了一声也挂了电话!

金喜腹诽他二哥:别人是真进步,我二哥是假进步;别人是真积极,我二哥是假积极。属于投机派!

心里腹诽的不要不要的,却把家里的主粮拿了一些,找他两个大舅子,“再有‘意外病死’的羊,给我留半只。”

张家也知道,这是给省城送的!

正是春耕的时节,金喜弄到一只羊腿,还不敢叫人知道,坐火车都怕被盯上。跟小海两个人,借了马车,连夜的给送到省城。

半夜被敲门,金禄一开门就看见姐夫跟小四,然后看见筐子里的羊腿。

“天慢慢暖和了,不能放。”金喜递过去,“要送人就抓紧。”

放了一条羊腿,给孩子捎带的奶粉。

润叶披着衣服起来,一看就‘哎哟’了一声,“姐夫,小喜,进来,我这就做饭。”

“二嫂,别忙了!姐夫下半晌还要上班,我们得马上走。”

润叶从柜子里取了洋碱、洗衣粉、润面油、牙刷牙膏、毛巾,乱七八糟的啥东西都有,塞到篮子里给放到车上,又给灌了水,拿了几个红薯面窝窝头,“都是残次品,能用,回去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