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7章 隋唐风云(13)一更(第2/3页)
就听这李家三郎又说:“许是因着子息艰难,后嗣难续,老先生便常自责,深信起了佛道。林郎君受曾祖影响,常拜佛寺道观。而今来洛阳,居所亦选比邻寺庙。”
原来如此!
桐桐听到这里,就端着温酒进来了:“……曾祖已仙逝,这些过往真假已难寻!自从老人家仙逝,便再无亲眷。四处游历,病于路途。幸而偶遇一林姓郎中,救我一命。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他无依,我无靠,又同为林姓!便联宗于一家,自此叔侄相称,相依为命。而今,叔父侍奉恩师于身侧,我亦非无牵无挂……倒当真是不得自由了。”
四爷就接了话:“家父早年曾见过林老先生,过往自然为真!林兄呀,这般自谦,难免对先人不尊。”
桐桐胆小不语,只给宇文承趾斟酒。
宇文承趾信了,桐桐打岔,问起了:“当日山中事,可追查出结果了?”
四爷不知说的是什么,宇文承趾少不得又说了他跟桐桐的渊源。
然后四爷:“……”他面无异色,只问说:“莫不是杨玄感余孽?”
杨玄感造反,他是杨素的儿子,跟随他造反的高门大户的子弟就有四十多人。而后,杨玄感被宇文述给击败,杨玄感让他的弟弟杨积善把他杀死:“……事情败了,被俘虏也不过是被人折辱,那倒不如你杀了我,捧着我的人头献给朝廷……”说不定还能换你一命。
杨积善便杀了杨玄感,而后自杀。可他自杀未死,追兵追来,便把他和杨玄感的头一块送到了隋炀帝的面前。
人死过一次,再不敢死了。于是,杨积善就求饶命,隋炀帝便说:“你若不敢死,那便是枭鸟!”
枭,是一种不孝、恶毒的鸟。这种鸟长大之后,会把哺育它的鸟吃掉。
说文解字里给‘枭’的注释就是:不孝鸟也。
于是,杨积善被斩首。一同被杀的还有杨家的其他人,数十人尽数杀尽。
而杨玄感更是被暴尸三天,再把尸身砍成一块一块的,焚烧成灰。
饶是如此,还不解恨。隋炀帝又下旨,将杨玄感更为枭姓!
因杨玄感一事,高门贵姓之家皆有子弟被斩杀,有些死在战场上,有些被俘之后获罪被杀。
宇文述为平叛者,这场叛乱过去才几个月而已,宇文家被针对报复,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吗?
他轻飘飘一句话,就将事情推到了另一边。
宇文承趾目露赞赏:“英雄所见略同!某亦有此猜测。”
三个人推杯至盏,谈的很愉快。
宇文承趾给两人留下请帖:“改日府中设宴,静候二位。”
“敢不从命?!”
宇文承趾要走,邀请四爷:“一起同行?”
四爷:“……”不好推辞呀!他欣然允诺,已经知道谁是谁了,跑也跑不丢,那就走吧!正好安排人给桐桐送点合用的东西,再尽快送些钱财来。看那可怜样儿,把日子过成啥了。
桐桐笑送二人离开,等着四爷送来的东西。
果然,换上四爷送来的衣物,暖和多了。
正拾掇呢,外面喧闹了起来,桐桐出门去看。便有禁卫军前来搜查,家中尽皆宇文家和唐国公府送来的礼物,自然是无人敢放肆。只是里里外外,查的甚是仔细。
桐桐问说:“敢问,京都混了贼人进来?”
“郎君莫慌,羁拿杨玄感余孽而已。”
桐桐:“……”哦!那缉拿去吧!这杨玄感余孽可真是太坏了。
第二天,桐桐得去见见林药郎,有些话还是得跟他沟通,两人的言辞得一致。巢府倒是不用去,只叫人递了口信,两人在食肆见面即可。
食肆不大,几样酒菜。当日落魄的二人,皆穿的人模狗样。
林药郎坐下,一边饮酒,一边听着那说辞:“……”也好!是不是真的这样的家事,他也不知!但应该是真的!那可是唐国公府的公子。
他的心放下了,联宗就联宗,联宗乃是家事,谁管的着?礼法大如天,尊礼法而行,何错之有?
他心情好了,便喊了店家:“切二斤羊肉来!”
桐桐朝后一靠,正惬意呢,就见外面有禁卫军进来,查路贴。而客栈角落有一戴着斗笠之人显然有些紧张,他侧坐了过去,将脸对准里侧,只用余光看禁卫军。
这家伙真是杨玄感一事余孽旧党?
是否可用呢?
她没动,只等着看此人能不能躲过去。结果他躲过去了,禁卫军并未查出什么。
等禁卫军出去了,这人看了过来,朝桐桐点了点头。
桐桐颔首微笑,跟林药郎分开之后,她又上马市,想找一匹还算看得过去的马!却不想又看见了那个在酒肆见过的汉子,两人同时相中一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