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隋唐风云(25)一更

庆功宴散去, 宇文述回营帐,看着在营帐中等候的孙子宇文承趾,招手叫他近前来。

宇文承趾靠过去,宇文述低声道:“宣召林桐回朝, 此事你去办。”

“喏!孙儿即刻出发。”

宇文述见这孙子要走, 一把拉住:“回朝途中,让他暴毙而亡吧。”

“甚?!”

宇文述沉默的看着这孩子, “未听清?”

“祖父!孙儿与林桐交情匪浅。林桐有今日之功, 宇文有举荐提拔之恩。他即便非我宇文家人,可此等……”

话没说完, 宇文述就打断了:“难道你祖父不知爱惜此才?”

“可……陛下赐婚公主, 满朝文武皆知。”

“奈何?天妒英才, 暴毙而亡,尚公主……他缺了些气运。”

宇文承趾:“……”他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陛下不得不高兴给臣下看, 然则,心中已然怒极!”是陛下容不下林桐。

而祖父向来能揣摩圣意,他说杀,那必然是要杀的。

宇文承趾往下一跪:“祖父——祖父——”

“求情亦无用!你不杀, 自有旁人去杀。他一样会死, 而宇文家必受牵连。”宇文述站起身来,长叹一声,“去吧!莫要心慈手软。死后……陛下必会厚葬。高官厚禄, 能保他在九泉之下得享尊荣。”

宇文承趾抱住祖父的腿:“祖父, 此等帝王……”大隋气运已尽!连此番灭国功臣尚不能容, 大隋该亡了。此时, 留下这等猛将, 他日,他就能为我宇文家征伐天下。

此时杀林桐,殊为不智!

您又何必在此时给陛下背这个黑锅呢?

宇文述揉了揉这孩子的脑袋,低声问:“家中准备好了?”准备好起事了吗?

宇文承趾:“……”自然是没有。

宇文述笑了,那还说甚?

宇文承趾:“……”他站起身来,往出走。

出来之后,低声吩咐身边的人:“找……与林桐身形相似之人,简拔带在身边……”

“喏!”

“杀?”四爷的语气里带着惊讶,而是惊讶于来报信的人——柴绍。

柴绍曾侍从杨广长子杨昭,就是那位已经亡故的元德太子。

“……柴某伴君数年,虽非近臣,然则亦算熟悉陛下之人。”陛下接连叫好,能骗不熟悉帝王之人,却骗不了熟悉之人。

因而,什么赐婚公主……不过是没给林桐拒绝的余地罢了。

只要林桐拒绝,那便是大不敬,便能扣上一个谋反的帽子,而后合理合法的诛杀他。

李三郎伴君时日不久,他对陛下并不熟悉。而他与林桐相交莫逆,此并非秘密。柴绍便说:“三郎若是存疑,只看近两日陛下是否会召见你便知。”

四爷焉能不知道杨广起了杀心,嘴里嚷着好,可眼里的阴郁是骗不了人的。他惊讶的是柴绍来示警了,这是着实没有想到的。

“某感佩此等英豪,只恨无缘得见。”柴绍拱手:“三郎虽常伴君王,看似吃喝玩乐,悠游自在。可某知,三郎既不曾进谗言;又不曾求进。便是吃喝花销,看似繁琐,实则抛费比之前少了足足九成。可见三郎并非外界所传谄媚求进之佞臣,某信三郎为人,必不会见友人有难而袖手。”

四爷:“……”他深深一礼,郑重致谢。抗旨扭转战局,这是桐桐早就谋划的事,岂能不知后果。

当然了,谋划归谋划,具体如何,得看实际情况。

在这个事上,只能她随机应对,自己不知详情,想搭把手也帮不了。

她麾下都是哪些人,这些人在战局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一仗又是怎么打的。在打完胜仗,宫中又下旨招回朝,这些人又回怎么想怎么做。这谁能预料呢?

只能靠她自己去谋划,去应对。

因此,明知她不会有性命之忧,他又怎么可能不操心呢?

他回了营帐,看着舆图,桐桐率这八千人马会去何处?

在舆图上看了一遍,他将手放在了白山黑水之间:这里!只能是这里。这个地方而今不属于大隋,他是属于高句丽的。

既然平了高句丽,若不将边境线往过推移,她会吃不下睡不着的。

是的!桐桐面前摆着舆图,她的视线落在了辽东城。

这个城池在这个时期,没有一个中原人会对此地有一种执念,认为这本就该是我们的领土。

分分合合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漫长的,人的认知也是逐渐发生变化的。

在战国时期,这个地方本是东胡盘踞,是燕国将领秦开驱逐东胡,在这里建造了候城。所谓的候城,就是斥候瞭望用的!斥候瞭望用的,所谓的城池是极其小的。

当时,这个地方归燕国,为辽东郡襄平县。

后来,秦始皇平定天下,一统六国,将整个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这个地方叫辽东郡望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