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隋唐风云(32)二更(第2/3页)
“好!”桐桐高声应了,才又喊道:“那咱们直奔雁门,为雁门郡数十城百姓免遭屠戮!”
“屠戮?!”杨广哈哈大笑,指着四爷:“我大隋虽连年征战辽东,然国之富庶,岂是突厥可比?突厥地处北地,冬天漫长而寒冷。朕曾去过始毕可汗的牙帐,皇后曾去过义成公主的寝室……便是两国断交,此也不过是始毕可汗做给臣下看的。左膀右臂被斩,若无动作岂不显的懦弱。但若说因此便胆敢与朕为敌人,那倒也不至于。”
四爷:“……”想打死这种东西!
杨广摆着手:“始毕可汗求娶我大隋公主的心还是诚恳的。”
四爷:“……”这个义成公主乃是隋朝皇室宗室女,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东突厥启民可汗向大隋求娶公主,杨坚便找了宗室女,册封了安义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
可这个安义公主嫁过去没两年,病死了。
杨坚又找了宗室女,册封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
之后,启民可汗死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位。始毕可汗还是向大隋求娶公主,那时候就换成了杨广做皇帝。
杨广说,你遵从你们本族的习俗吧。
按照草原上的习俗,应该收继婚。也就是说,始毕可汗应该娶他的后妈义成公主。
于是,义成公主又嫁给了始毕可汗,成为始毕可汗的可贺敦。
可贺敦的意思就是汗妻。
杨广又说:“突厥的习俗,可贺敦欲知军谋。”
就是说,在突厥,汗妻是有权参与到军政事务当中的。
“而今,义成公主并未传讯,突厥一切如故。那……何来凶险?”
四爷:“……”你都知道义成公主会给你报信,你猜始毕可汗事先会不会瞒着点义成公主呢?
但他劝了,劝不住……那就走吧!
他写了密信告知李渊,示警!
李渊拿着三郎传回的密信,递给次子世民。
而今,大郎在河东,秘密联络人才。
三郎在御前,冒着风险。
次子在身边,而今才带兵奉旨平了民变。
因着民乱四起,倒是大兴还算是安全,本该将人家安置大兴,但是夫人不走,二郎媳妇长孙侍奉婆母,亦是不走。本该安排四郎与五郎去大兴,可四郎要守在家中,怎么都不肯离开,于是便将五郎送去了大兴。
此次,倒是给女儿结了亲,选了关中人家柴绍。密信送来时,正在说这个亲事。
李渊指着这密信:“二郎,派人小心查证,若陛下真遇险……”
是救还是不救呢?
李渊沉吟片刻:“救!待消息查实之后,你带人急赴雁门……”
“是!儿子这就去办。”
李渊‘嗯’了一声,待到次子走后,他才皱眉:“但愿只是虚惊一场!若是对雁门郡用兵,那便是发兵数十万。按理说,义成公主该有传讯才对。”
正思量呢,万氏着人来:“该用膳了,万夫人请您早些归。”
万氏亲奉羹汤:“您尝尝。”
“多劳你了。”
“夫人遣了妾来,便是服侍国公爷的,何来辛苦?”说着,又笑道:“都忙,只妾与五郎是清闲之人,与您而言,无甚用处。”
“不用你们,你们便可得享清福。”李渊一边说着,一边叹息:义成公主是否也已得享清福了呢?
“巡查各部落?”一美貌妇人走出大帐,低声问:“带了几驾车辇?”
“八驾!”
这美貌妇人猛的站住脚:“八驾?”
“正是。”
“先朝哪走?”
“西!”
“不对!”她忙道:“不对!不对!”
“有何不对?”
“不是车辇不对,而是方向不对。”
“怎么不对?”
“这个时节,草原说冷就冷。此时往西,与西突厥冲突,大汗岂不是撤无可撤?”这美貌妇人指着婢女:“快!速速去大帐,取皇后信件与舆图来。”
“喏!”
萧皇后的信件上说,七八月里,有望再会。那便是说,陛下必会北巡至雁门。
按照时间算,应该是了。
她卷起舆图,快步回大帐,写了密信,打发亲使:“快!送于马市,密报!急!急!急!从急!”
“喏!”
亲使快马离开,这美妇在大帐中攥紧了拳头:竟是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何人所为?
必是俟利弗设为大汗献策!
美妇这般想着,便召见女婢,小声低语一番,“记住了吗?”
“是!公主!奴婢这就去办。”
这美妇正是大隋远嫁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为西突厥汗妻,参与突厥事务。此次,谋算的是大隋,挑衅的何尝不是自己身为可贺敦的权利?
她走出大帐,眺望草原,一步步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