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隋唐风云(36)一更(第2/3页)
他们聚集在一起,宇文述居中帐,宇文化及坐左侧,司马德戡坐右侧。宇文家子弟与部将在宇文化及身后,骁果军将领皆在司马德戡身后。
宇文禅师在营帐之外,未进去。
宇文智及居中,站在舆图之前,“武贲郎将元礼,值阁裴虔通……你二人当日轮值,轮值之后,只负责大殿,其余不用你二人照管……”
“喏!”二人站起身来,齐声应是。
……
“城门郎唐奉义!”
“末将在。”
“尔只率人按时关闭城门,记住,诸门皆关闭,不可上锁!此事万万谨记,一一检查,着亲信之人看守!万不可有失!”
“喏!”
……
“三更十分,东城点火。火起为号,骁果军聚而入城……”宇文智及说着,就点着数个府邸官寮:“此处之人,尽数羁押!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宇文承趾看了看官寮:“叔父,李三郎在此官寮居住!”也要杀吗?
“若有反抗,格杀勿论!此人乃谄媚求存之人,岂会反抗?若不反抗,羁押便是。待事成之后,唐国公是何态度你有把握?”
“并无!”
“他若从,便高官厚禄;他若不从,此子为质,祭旗便是。”
宇文承趾:“…………”
宇文智及看向其他人等:“凡是皇室宗亲……男丁无论大小,杀之!”
宇文化及忙道:“大隋忠臣良将颇多,若是斩杀殆尽……”
“江都宗室才几成!便是近宗亦非尽在江都!便是事成之后需得傀儡帝王,还愁找不出杨姓来?”说着,转过脸去,面色冷硬:“男丁……格杀勿论!”
是夜!大风起,天昏地暗!
四爷整了整斗篷,将自己包裹严实。而后端坐于案几之后,拿着刻刀慢慢的在木头上雕琢着,他想给桐桐雕一支簪子。
江南的雕工雅致,他新学了技艺,拿来试一试!
桃木被削的极为光滑,前段的桃花已经有了雏形。他对着灯一点一点的往下削着木屑,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
院子里的灯火熄灭了,这是服侍的粗仆安睡了。
赤奴过来将灯调亮:“公子,时辰不早了。”
四爷没抬头,只问说:“玄奴呢?可回来了?”
“未曾!”
“再等等!”
又是半个时辰,院子里有了脚步声,声音急促,玄奴一身紧身装束从外面进来,“郎君,东城起火了。”
四爷‘嗯’了一声,“你们藏匿起来,一会子有人冲进来,我跟着他们走,你们在暗中护持便是。”
“公子!”
“莫要忧心!只管听命便是。”
“是!”
东城火起,城中嘈杂。
夜班饮宴的杨广看着远处的火光,看了看大殿外值守的裴虔通:“这是怎么了?”
裴虔通是什么人呢?此人是杨广在做晋王之时的亲信,曾跟着杨广平陈朝,杨广何曾疑心此人?
何况宫里禁卫还有一个人掌管,那便是独孤开远。
独孤开远乃是独孤信的孙子,独孤伽罗的娘家侄子,杨广的表兄弟。
另外,独孤家有许多后辈,这些人皆是杨广做晋王的时候便简拔在身边的,皆乃亲信之人,譬如:独孤盛!
杨广觉得便是骁果军信不过,可宫城之内,该是固若金汤的。
裴虔通说:“不过是草坊失火而已!脚步杂乱,人声鼎沸,必是在救火!陛下莫要慌张。”
杨广信了这个话,并未再深问。
裴虔通松了一口气,看着关上的大殿殿门,吩咐将士严加把守。
此刻,有人来密报:“皇长孙燕王似有察觉,要见驾。”
皇长孙乃是已故太子的长子,今年十四了。
裴虔通低声道:“羁押!”
“杀……还是羁押?”
裴虔通想起宇文智及的话,但还是道:“而今便杀,若是有人吵嚷起来,岂不坏了大事!先诓骗之室内,秘密羁押。”
“喏!”
“带走!”
四爷的簪子还未完成,便有官军冲了进来,呼呵着:“带走!”
宇文承趾后至,霍开这些兵卒,走了进来,而后歉然:“贤弟,对不住了。”
四爷坐着没动,只拿着簪子对着灯光,轻轻的拂去上面的木屑,露出桃花花蕊,而后问说:“世兄,如何?”
“贤弟有此雅兴,善!”
四爷又端详了端详,似乎有些不满意,但还是揣到了怀里:“那便走吧。”
宇文承趾心里叹气,他其实挺喜欢跟李三郎交往的,他说:“三郎此时怀簪,想必是有心上之人。”整日里出入宫廷,心上之人能是何出身?
以李三郎之品行,只怕陛下再多美人,也不会放在眼里。
那只能是宫中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