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隋唐风云(76)三更
血淋淋的人头一颗, 就这么端了上来。
桐桐与梁师都得见面就是这样的场景,他一颗头颅,自己一挥手,便有人端着这颗人头在军中穿梭——耀功!
梁洛仁卸甲, 只着里衣跪在下面。
桐桐看了来护儿一眼, 来护儿上前将人扶起来,重新取铠甲, 为梁洛仁披甲, 这便是接纳的意思。
甲披挂起来,城内城外, 尽皆欢呼之声。
四爷的衣裳还是雪白雪白的, 一点血点子都没溅上。桐桐亲自过去, 伸出手将他从马车上扶下来。
她拉着四爷的手,高高举起。欢呼声比之前更大,一声声喊着’威武‘!
士卒很单纯的, 他们只看到有人兵不血刃的使得对方投城了,这是避免了伤亡,那此人就是该敬重的。
相反的,越是上面的人想的越是复杂, 他们只怕比之前更加戒备四爷。
四爷有权利参政, 但并不能改变大家都他猜疑的这个现状。他从这些人脸上扫过,然后向骂娘:偏见都不是大山,它是群山, 翻过一座还有一座的大山。
既然无法改变, 那就爱咋就咋去。
反正两口子分开几年之后, 总算是团聚了。跟这些比起来, 你们的态度爷也不是很在乎。
收朔方, 需得休整,也得重整朔方。
故而,便不急着回大利城了。
梁旧部需得打乱重整,跟诸将也得商议下一步取河西李轨的事。
天冷夜寒,温酒篝火,各自披着羊毛大氅,围在火堆边说话。
其中,瓦岗王伯当、单雄信、杜才干、邴元真这四人也在列。他们现在是用也没用上,走也走不了,夹在了这个尴尬的位置上。
四爷坐在桐桐边上,杯中也是温酒。这酒是桐桐亲自酿的,只带了一坛,就是只他喝的。他的酒是常青单拿的。
这一次,桐桐把罗士信也留在了大厅,另外设了座位。此人可不是无名之辈,张须陀部下,年纪虽轻,但有战功,声名显赫,说出大名,少有人没听过。
尤其是这两日在校场中比试,其能究竟如何,大家心中有数。
正说着呢,桐桐似是才想起一般,问皇甫绾:“俘获的长孙安世,郭世衡何在?”
“关押在地牢,未曾审讯,不曾接触任何人。”
“带来吧!”
“喏!”
长孙安世和郭世衡便被带来了。
看着坐在侧位的李三郎,长孙安世叹气:“某识人不清,曾叹息三郎这般出尘之人不该陷入权利争夺……未曾想到,三郎才是个中高手。失敬!失敬!”
桐桐靠在一边没说话,大殿里诸将打量这位皇夫,听他怎么说。
就见这人面无异色,只跟着叹了一声,语气诚恳:“世兄,那几日你我二人也算是相谈甚欢,相处融洽。李家与长孙家乃是世交,家兄娶长孙家贵媛,夫妻和顺。父皇母后夸长孙门风,极爱二嫂人品。而今,你算计我命,此事该如何告知家中?”
长孙世安乃是长孙炽之子,长孙炽乃是长孙氏和长孙无忌的亲大伯。也就是说,眼前这人跟李世民的关系极亲近,这是长孙氏的亲堂哥。
这样的人,能一杀了之吗?
不能!
桐桐这才接了话,“长孙安世?”
“是!”
“你二十三岁考中进士,而后,便做了太子舍人,而后又被简拔为通事舍人。彼时,大隋东宫太子正是我的父亲,而你,乃是我父旧臣。”
长孙安世往下一跪,便叩首,哭嚎道:“郡主——郡主啊——”
桐桐也配合着红了眼眶,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一步一步的往过走,“太子舍人,需得留在东宫,有宿卫之责。”
这便意味着不是信任之人,绝不能授予这个职位。
“通事舍人,掌管东宫朝臣引纳,殿廷通奏诸事!非心腹之臣不任!”
长孙安世更大声的哭,仰起头来,泪水在脸上纵横:“殿下——殿下——”
“而后赶上丁忧,你父过世,你守孝数年。再回来,便已物是人非……大隋亡,你隐居洛阳,谨守臣节!王世充拥立皇泰主为帝,你效忠的是皇泰主,此有何错?”
“臣有罪!臣有罪。”
桐桐过去,将人扶起来:“王世充杀皇泰主自立,你效忠于王世充,此……着实意外!此次奉命而来,枉顾世交姻亲情分,取我夫之命,更是叫我意外又心痛。于尔而言,情义值几何?”
“臣家小皆在洛阳,臣为保家小,不得不从逆!臣有罪,罪该万死。”
桐桐点头:“原来是为了家,为了族呀!那此便不为罪。若有罪,赦免你便是了。我总说,为国为民,天下为公。若要天下为公,那需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话是说,先要’幼吾幼,老吾老‘,才能’以及人之幼,以及人之老‘。你做到了前半句话,这事人之常情,怎能是错呢?”